从钢铁厂到监狱厂:许家印的万亿杠杆游戏,如何把银行和国家都“套牢”?
2万亿是什么概念?
换成现金能堆成几座山,足够让全国每人分到1400块钱。
可偏偏有个叫许家印的人,硬是靠着东拼西凑,把债台垒到了这个天文数字。
你说他是商业奇才?
还是玩火自焚的赌徒?
这事儿得从头掰扯。
几十年前,河南农村有个穷小子,母亲早逝,靠奶奶拉扯大。
高考恢复那年,老师拉了他一把,这才上了大学。
后来分配进钢铁厂,本来能安稳过日子,结果因为卖厂里废铁“给大家谋福利”,把领导惹毛了,饭碗差点砸了。
没辙,只能卷铺盖南下深圳。
那时候谁想得到,这个被排挤的小职员,日后能搅动整个中国的房地产江湖?
在深圳混饭吃不容易,他倒挺会来事儿。
靠着老东家的关系做贸易,给新公司赚了笔钱,老板一高兴,派他去广州搞地产。
珠江边上的珠岛花园项目,愣是让他盘活了,老板赚得盆满钵满,他自己却连口汤都没喝上。
一怒之下,干脆自己单干。
可问题是——兜里比脸还干净,拿什么创业?
这老哥的“空手套白狼”绝活,就从这儿开始了。
九十年代借钱比现在容易多了,银行经理喝顿酒,几百万贷款就到手。
他相中广州工业大道一块没人要的荒地,分期付款拿下,房子没盖就开始卖楼花。
价格低得像是白送,老百姓抢疯了,转眼回款8000万。
明眼人都知道这钱根本不够填成本,可他压根没想填——转头就去买第二块地、第三块地,债务像滚雪球越滚越大。
这套玩法,说好听叫“高周转”,说直白点,不就是拿新债还旧债?
那时候的银行也怪,普通人想借2万块得抵押房子,可许老板张嘴就是几个亿,抵押物估摸着是“未来能赚大钱”的承诺。
等恒大搞上市,更是变本加厉,债券发了一轮又一轮,海外投资人排着队送钱。
2017年他当上中国首富那会儿,谁不说他是点石成金的神仙?
可花无百日红。
房子越盖越多,老百姓口袋里钱却不够用了。
限购令一出,恒大突然发现房子卖不动了,但欠的债得还啊!
去年暴雷那阵子,供应商的商票成了废纸,买了期房的老百姓夜不能寐。
最绝的是,暴雷前他还能搞出“特别分红”,把公司最后一点现金往自家口袋里揣。
这操作,连街头摆摊的小贩都直呼内行。
最近恒大被强制退市,他本人也进去了。
回头看看这场闹剧,到底是许家印太狡猾,还是有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些年银行拼命放贷,地方上卖地收钱眉开眼笑,现在烂摊子砸手里了,倒让全社会买单。
要我说啊,下一个许家印迟早还会冒头——只要还有人相信,欠钱不还的才是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