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股市讲究的就是“不确定性”,就像你家隔壁的小狗,每天都可能拉不一样的屎,上一秒还在追着球跑,下一秒就甩脸不玩了,谁都摸不清头脑。
这不,刚刚过完国庆,朋友圈就被各种行情预测刷屏了。
“历史会不会重演?”、“下次是不是要飞天了?”、“大家都准备好了吗?”。
这样的设问,不仅把一堆韭菜们心都吊起来,也让资深老股民忍不住琢磨:这个节奏,是不是藏着什么玄机。
9月行情完美收官,三大指数小幅收涨,创业板甚至暴力拉升,啥意思?
是主力资金已经调头,准备新一轮拉升?
还是机构在画饼充饥,给个心理安慰?
数据不会骗人,情绪才是最大的变量。
大盘连涨5个月,月线直接打出五连阳,创业板创下两年多以来的新高,深成指带头冲锋,上证稳稳稳,但尴尬的是,这种“指数牛市”,底层小伙伴都没喝到汤,个股分化巨大,满地捡漏都找不到大肉,难怪“赚钱效应”成了笑话。
有时候你看盘面,会觉得这行情像极了“同学聚会”:台上几个人在高谈阔论吹牛逼,底下的大多数只能静静吃瓜,偶尔插句嘴,还担心被怼得面红耳赤。
最近的六个交易日真可谓神仙打架。
你翻翻数据,普跌行情占了多数,反而普涨日凤毛麟角,大家斗得是个寂寞。
创业板九连阳收官,但其实很多低位小票躺尸,资金还在犹豫不决。
你说这行情到底稳不稳?
有人拍桌子说:“这牛市回来了!”
但明眼人都知道,指数虽然涨了,但主力资金流向明显分化,有人暗地里早已经跑路,有人却还在高位炒高科技和周期股。
单看沪指,整个月就在3800点上方大范围横盘,偶尔冲到3899点,也就是跟3900点的门槛隔着一口气,就是不上不下,不给点颜色看。
自古整数关口就是个难啃的骨头,去年也差不多,冲高回落玩得花。
9月4日沪指最低落到3732点,转身又砸回去,算盘珠子都差点敲烂。
理性地说,这波行情动荡大,指数收在3882点,离4000点还是有段距离,能不能冲过去,得看主力脸色。
问:市场真的回暖了?能不能和去年“疯牛”行情媲美?
去年“924”行情,六个交易日沪指一口气拉超900点,那阵仗跟蹦极一样刺激。
但后来的剧情大家都知道了,一到节后直接大跳水,谁还敢闭眼梭哈?
今年有啥不同?
一是节奏慢了:上半年涨幅稳健,没那么火急火燎。
二是指数涨了,小票死得快,跑输指数没跑赢大盘,满仓被套不算稀罕事。
还记得那些朝九晚五的炒股日常:打开软件,口袋里的票慢慢绿。
指数一马平川,个股却给你来个扑街操作,像极了打游戏遇到外挂。
大家总喜欢问“成交额够不够?”
9月两市成交额37.79万亿,比8月少了快11万亿,这是啥信号?
有人解读:资金不够热,买盘犹豫,增长动力不如前。
但也有乐观的人说,35个交易日都保持2万亿成交额,已经挺活跃了,说明场内还有激情,没到彻底熄火。
其实,数据都只能说明一部分。
更多的是市场里弥漫的情绪:有人惴惴不安,有人跃跃欲试。
开盘像是在押大压小,收盘一查,账户余额变魔术,心情上下起伏,比过山车还折腾。
最让人心累的是:个股跌成一滩泥,指数却在上面跳霹雳舞。
长期投资者安慰自己“慢一点没关系”,短线高手抓住黑马一骑绝尘。
拉回正题,炒股其实是一场“心理博弈”:你敢赌,市场就给你表演;你只看趋势,数据就来忽悠你。
有些人炒了十年,依然找不到节奏,横盘震荡就像在老中医手下扎针,痛不痛自己心里最明白。
还有个现象挺有趣,去年节后“疯牛”行情后集体跳水,今年大家都在防备极端行情,怕节后一屁股摔下来,但又想赌一把。
谁都说历史会重演,可是市场从来不走老路。
现在指数涨幅不小,沪指从3040搞到3899点,短短几个月拉升了800多点,就算是“慢牛”,也不是闷声发大财的节奏。
更尴尬在于个股整体低迷,股民感觉像在吃泡面,面很多汤很少,咸淡还随缘。
科技股和周期股表现亮眼,资金就像水流一样只挑底洼流,其他板块只能望洋兴叹。
大家担心啥?
怕指数继续涨,自己手里却没什么能赚的钱。
怕政策风向突然转变,牛市一秒终结,资金边撤边砸,谁都救不了。
但有句话还是得说:大盘走得稳健,长期趋势没有打破,多给股市点时间,也许四季度大盘真能向4000发起冲击。
“股市是一个耐力赛,不是百米冲刺。”
有经验的玩家都懂,天天盯盘,不如选好标的安稳持有,别被短线波动吓到。
如果觉得自己是韭菜,不如把韭叶磨成汁,顺便解解渴,也挺治愈的。
实际上,市场真如赌桌,谁都想着跑赢指数,可是牛市里没赚钱,不是你的问题,是主力不让你赚钱。
这就像去游乐园玩,别人都坐上摩天轮,你却还排队买票,心里五味杂陈。
也有很多人说,这一波行情指数涨、个股跌,活脱脱的“结构性牛市”。
风口到了,猪也能飞,可风过后,摔得最惨的也是这些猪。
记得某财经博主发过一句话,“A股最擅长的事情,就是让人怀疑人生。”
一边涨得欢快,一边冷得心酸,韭菜和机构各怀心事。
看似风淡云轻,实则暗流涌动。
有时候大家都在等一个“定海神针”,但只要成交额不下,热门板块不停切换,资金不会轻易撤离。
但话又说回来,历史真会重演吗?
谁都有“去年这一刻”的记忆,但行情从来不按剧本走。
股市的绝活,是用同样的数据演绎不同的故事,折腾得你精疲力竭又欲罢不能。
有人信技术面,有人信基本面,有人信政策面,但更多时候,都是靠一口气在搏单,信心比黄金还重要。
下周行情会怎样?
所有人都在等答卷,但纸上从来写不出真心话。
你要问我后市怎么看,还是那句老话:祝大家好运。
牛市也好,震荡也罢,只要心态别太崩,资金管控到位,总能守住底线。
与其追涨杀跌,不如静候花开。
互动问题来了:你怎么看今年A股的这种“指数涨、个股跌”的奇葩行情?你上车了没?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