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离谱!医院采购300万预算项目,1000元就中标?江西中医药大学回应
产品展示
离谱!医院采购300万预算项目,1000元就中标?江西中医药大学回应
发布日期:2025-10-24 10:36    点击次数:84

10月14日,有媒体曝光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一设备采购项目“预算300万元,最终1000元中标”,引发全网热议。对此,江西中医药大学10月15日紧急通报:已暂停该项目采购活动,会同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后续将依法依规处理。此事不仅让网友质疑“预算虚高”“采购流程有猫腻”,更牵扯出政府采购领域的“预算与中标价悬殊”的常见问题。

一、300万预算砍到1000元中标!这波操作把网友看懵了

最近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一个采购项目,直接冲上了热搜,不是因为多高端,而是因为“差价太离谱”!

事情是这样的:10月14日,有媒体爆料,这家医院有个设备采购项目,一开始申报的预算高达300万元,结果最后中标价居然只有1000元!300万到1000元,相当于直接打了0.03折,差了整整3000倍!

消息一出来,网友直接炸了锅:“这预算是拍脑袋写的吧?300万的东西1000块就能买到,之前的预算是想干嘛?”“不会是故意做高预算,后面好‘操作’吧?”“这中间的水分也太大了,是不是有什么猫腻?”

面对全网质疑,江西中医药大学10月15日赶紧发了情况通报,回应就三点:第一,已经暂停了这个项目的采购活动;第二,学校高度重视,联合相关部门在调查了;第三,会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

虽然回应很及时,但大家的疑问一点没少——好好的采购项目,预算和中标价为啥差这么多?这里面到底是预算做太高了,还是采购流程有问题?

二、法律掰扯:预算和中标价差这么多,合法吗?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点

很多人可能觉得“300万预算1000元中标”肯定有问题,但从法律层面看,这事没那么简单,得先弄明白两个核心问题:

1. 政府采购预算“虚高”违法吗?

首先要明确,政府采购的预算不是随便写的,得按照《政府采购法》《预算法》来,要求“科学合理、真实准确”,不能故意做高或做低。

如果医院在做预算时,明明知道设备只值几千块,却故意报300万,这就可能违反两个规定:

- 违反预算编制要求:《预算法》要求预算编制要“真实、准确”,虚高预算相当于“骗取财政资金额度”,就算最后没花这么多,也属于“预算编制不规范”,相关责任人可能要被问责。

- 可能涉及滥用职权:如果虚高预算是为了后续“套取资金”“利益输送”(比如先做高预算,再通过其他方式把钱弄出来),那就可能涉嫌违纪违法,甚至构成贪污、受贿等犯罪。

但也有一种情况是“合理误差”:比如采购前对设备市场价了解不充分,预算估高了,最后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激烈导致中标价大幅下降。这种情况虽然预算做得粗糙,但不算违法,只是工作失误。

2. “低价中标”本身合法吗?

很多人觉得“1000元中标”太离谱,怀疑是“恶意低价中标”,但其实“低价中标”在政府采购里是允许的,只要符合两个条件:

- 报价真实合理:中标方的报价得是自己能承受的,不能为了中标故意报低价,然后后期通过“偷工减料”“增加费用”来弥补,这就是“恶意低价中标”,属于违法行为。

- 符合采购需求:中标设备得完全满足医院的采购要求,不能因为便宜就提供劣质产品,否则医院可以拒绝验收,甚至追究中标方的违约责任。

简单说:预算虚高可能违法,但低价中标不一定违法,关键看“预算怎么来的”和“低价能不能兑现合格产品”。这次事件的核心争议点,其实是“300万预算的合理性”,而不是“1000元中标价”本身。

延伸:政府采购为啥会出现“预算虚高”?

其实这种“预算和中标价悬殊”的情况,在政府采购里不算少见,主要原因有三个:

- 怕麻烦:有些单位做预算时,怕报低了不够用,或者后期采购时价格上涨,干脆往高了报,“宁高勿低”。

- 为了“灵活”:预算做高了,后期采购时如果遇到更合适的低价产品,或者有其他开支,能有“操作空间”(虽然这种操作很多是违规的)。

- 工作不专业:负责做预算的人不了解市场行情,随便查个高价就报上去,没有做充分的市场调研,导致预算和实际价格脱节。

不管是哪种原因,只要预算虚高不是故意违法,最多是“工作失误”,但如果涉及利益输送,那就是大事了。

三、网友吵翻了!这事儿到底是“工作失误”还是“另有猫腻”?

事件曝光后,网友的观点直接分成了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质疑“有猫腻”的网友占大多数:

- “300万到1000元,差了3000倍,说工作失误谁信啊?分明是先把预算做高,后面想搞小动作,结果被曝光了!”

- “会不会是故意报高价,然后和供应商串通,先低价中标,再通过‘追加项目’‘更换配件’把钱补回来?这种套路见多了!”

- “必须查清楚,这300万预算是怎么算出来的?有没有人从中捞好处?不能一句‘调查’就糊弄过去!”

少数网友认为“可能是工作失误”:

- “也有可能是预算编制的人不懂行,网上查了个进口高端设备的价格,结果实际采购的是国产普通款,所以差价大,不一定是故意的。”

- “现在政府采购越来越透明,公开招标下低价中标很正常,重点是查预算虚高的原因,别一上来就扣‘腐败’的帽子。”

还有网友关注“后续处理”:

- “暂停项目、开展调查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要公开调查结果,比如预算是怎么编制的、中标产品到底是什么、有没有违规操作,这些都得给公众一个交代!”

- “希望这次能查出个结果,杀一儆百,让那些随便做预算的单位长点记性!”

四、结论:预算不是“糊涂账”,公众要的是“明明白白”

目前江西中医药大学已经开展调查,后续结果还没出来,但从这件事能看出,公众最在意的不是“低价中标”,而是“预算虚高背后的真相”——到底是工作失误,还是有人故意为之?

政府采购花的是财政资金,也就是老百姓的“纳税钱”,每一分钱都得花在明处,预算编制更不能是“拍脑袋”的糊涂账。如果预算可以随便报,高了没人管,低了再追加,不仅浪费财政资金,还会损害公众对政府和事业单位的信任。

这次“300万预算1000元中标”事件,其实也是一个提醒:政府采购的预算编制和流程监管,还得再严一点,不仅要“事后调查”,更要“事前把关”,让预算经得起市场检验,让每一笔钱都花得合理、透明。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这次“300万预算1000元中标”是工作失误,还是另有隐情?对于政府采购“预算虚高”的问题,你觉得该怎么解决?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