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俄乌第三轮谈判,仅半小时当场崩盘,双方愤怒离场,战事恐难平
新闻动态
俄乌第三轮谈判,仅半小时当场崩盘,双方愤怒离场,战事恐难平
发布日期:2025-08-04 11:21    点击次数:137

你敢信吗?备受瞩目的俄乌第三轮谈判,在伊斯坦布尔足足推迟了一个多小时才开场,结果呢?见面30分钟就谈崩了,双方代表不欢而散。这不是普通的谈不拢,而是一场关于“时间”的极致拉扯,直接揭露了这场冲突深层的矛盾。

急着喘口气的一方,遇上了想用时间扩大优势的另一方,这仗,前线打,谈判桌上也没停。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抛出“总统峰会”的政治构想,试图以此撬动僵局时,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过其代表)却用一个强硬的先决条件,直接堵死了这条路。

谁的筹码硬,谁就能拿捏谈判的节奏,这话,一点不假。

停火:时间差的博弈

这次谈判之所以迅速破裂,核心就在于双方对“停火”二字的理解,简直是天壤之别。乌克兰方面急切要求全面、无条件的停火,他们认为这是所有后续外交对话的前提。

你想想,乌克兰现在兵力枯竭,后方“四处抓壮丁”的消息不断,西方援助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人手和补给的燃眉之急。全面停火,对他们来说就是续命的关键时间。

可俄罗斯这边呢?他们只接受短暂的,比如24到48小时的人道主义停火。这种停火,仅限处理阵亡士兵遗体和转移伤员。很明显,俄罗斯在战场上占据绝对优势,他们怎么会愿意给对手喘息、重整旗鼓的机会呢?

俄方担心一旦全面停火,当前的军事态势可能逆转,谈判要是再破裂,自己反而陷入被动。战场上的劣势,逼得乌克兰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谈判桌以外的力量上,比如那场总统峰会。

峰会:泽连斯基的牌

乌克兰为何如此执着于“总统峰会”?泽连斯基提出要在8月底前举行,甚至想拉上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当调解人。这里面的算盘,可不简单。

首先,对外能向国内民众交代,展现积极寻求外交解决的姿态,避免因战争消耗引发的政治清算。其次,也是关键一招,就是想通过引入特朗普这样的外部重量级人物,给俄罗斯施加更大的外部压力。

乌克兰希望借此争取更有利的停火条件,甚至直接重塑谈判议程。然而,俄罗斯对“总统峰会”的态度,却显得异常冷静且有战略定力。

俄方代表梅金斯基会后直言不讳:双方立场差距悬殊,在先决问题没解决前,总统峰会根本没意义。他认为,总统会晤是用来“签署协议”的,不是“从头讨论”的。

普京的态度也通过梅金斯基明确传达:只有停火等实际条款谈妥,他才可能出席。俄罗斯显然看穿了乌克兰的意图,他们设立一道“先谈妥细节”的防火墙,避免议程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俄罗斯要将军事优势牢牢锁定为任何谈判的前提。可乌克兰想引为外援的特朗普,他现在的不耐烦,正成为压向基辅的另一座大山。

特朗普:不一样的催化剂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此次谈判中的角色,无疑是最大的变数。他公开威胁,如果9月前俄乌还不停火,就要对俄罗斯征收100%的关税。

甚至还要对那些与俄罗斯合作的国家,征收次级关税。这些“极限施压”的招数,表面看是对着俄罗斯去的。

但你仔细琢磨一下,美俄贸易额本就大幅下降,而且中印等国不太可能轻易屈服于这种次级关税。所以,特朗普的威胁对俄罗斯的实际经济影响,或许很有限。

更深层的分析认为,特朗普的这些动作,其实对乌克兰构成了巨大且实质性的压力。有美方官员甚至放风说,如果泽连斯基在和谈中不合作,美国可能会采取“强制”行动,甚至把他列入“流放名单”。

这一下,泽连斯基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他既要配合美国向俄罗斯施压的姿态,才能维持西方的支持;又要避免因为谈判进展缓慢,而直接成为美国压力的对象。

这种困境,迫使他必须尽快拿出一份“看得过去的”协议,才能寻求内外解困。所以,这场看似俄乌双方的直接对峙,实际上是在多方压力交织下,寻找一个脆弱平衡点的艰难过程。

结语:路还长着呢

30分钟的闪电会谈,虽然没能带来和平的曙光,却清晰地描绘出冲突各方的底牌和焦虑。会谈中唯一的一点进展,是在交换战俘问题上取得了些共识。

双方也表示愿意继续沟通,避免谈判彻底破裂,这多少也算是一丝微光吧。然而,只要战场优势方(俄罗斯)不愿轻易让步,而军事劣势方(乌克兰)仍寄希望于外部力量来扭转局面,这场谈判就注定是一场消耗战。

真正的突破口,不在于下一场会谈何时举行。而在于双方,特别是目前掌控战场主动权的一方,是否愿意为了长远的和平,展现出超越当前军事利益的政治智慧和妥协。否则,这场和谈,恐怕还得慢慢熬着,考验所有人的耐心。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