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外国列强要求我国偿还13亿两白银,毛主席回应说:“谁借的债找谁还。”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外国势力要求中国偿还巨额白银,共计13亿两。毛主席是如何回应的呢?
这13亿两白银是清朝欠下的债务。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各种不平等条约加起来,清朝总共欠下了这么多钱。如果平均分到每个人头上,每个人大概需要承担3两白银。
新中国成立后,外国列强拿着旧条约来找麻烦,毛主席果断回应,有力反击。
主席在讲话中提到的历史性问题,尤其是关于13亿两白银的偿还情况,引发了广泛关注。这段历史充满复杂性,涉及到国际关系、经济赔偿以及国家复兴等多个层面。主席的讲话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旨在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进,共同推动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对于具体的历史细节,我们应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去理解和认识,从中汲取经验,面向未来。
点个关注,让我们一起探索列强索要赔款的真相。
列强来索债
1949年10月,新中国历经艰辛,终于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内一切平静。
就在这个紧要时刻,不少西方国家的代表纷纷来到中国,手里拿着几十份合同,要求中国履行合约。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列强要求的赔偿竟然高达13亿两白银,这个数目简直让人震惊。
在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已经偿还了大约6亿两白银的债务,即便如此,到新中国成立时,还有约7亿两白银的债务未清。
这笔债务,强国们坚持要新中国来偿还清楚。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新中国刚成立,就已经背上了这么多的债务呢?
这些欠款是怎么来的?我们该怎么还清?
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欠款的一大来源。
1842年,英国来中国和清政府谈判,经过长时间的讨论,清政府最终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规定除了割地外,还必须支付3500万两白银的赔款。
到了法国,又签订了一个《北京条约》,跟《南京条约》一样,里面也包含了巨额赔款,总共是270多万两白银。
1895年,清朝和日本打了一仗,结果输了。战败后,清朝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需要赔偿日本2亿多白银。
还没结束,到了八国联军的时候,清政府又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面对各国的步步紧逼,清政府不得不赔出几千万两白银。
在1842年到1919年这几十年间,清朝政府被迫签订了709个不公平的条约。这些条约让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其中赔款总额达到了惊人的10亿两白银。光是赔给日本的赔款,就有2亿两多。
清朝一年能收多少税款呢?
最多也就八千万两银子,就算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赔,还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缓解压力,列强和清政府商量好,把赔款分年还,每年少还一点,慢慢来。
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却是个陷阱。
分期付款会有利息,所以不管清政府怎么还钱,欠款只会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这些强国在中国获得了利益,其他强国也想分一杯羹,清政府一时之间陷入了四面受敌的境地。
清朝政府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为了减轻负担,他们开始加重对普通百姓的剥削。
如果不逼迫还好,一旦逼迫,就将清政府逼到了灭亡的境地,从此进入了民国时代。
民国和清朝不一样,但民国成立后,欠款还是照旧。13亿两白银的欠款,由民国政府来承担。
当时的政府自然也不愿意承担这么大的债务,可是,他们一方面要进行改革,而这些改革又需要得到外国势力的帮助,所以这笔钱就不得不还。
天价欠款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清朝,到了民国时期逐渐发酵。由于民国政府实力较弱,列强误以为只要施加压力,中国就会屈服,乖乖还清所有债务。
他们没想到新中国这么强大,1949年成立后,那些强国还想用旧条约来讹诈中国,结果遭到了毛主席的坚决反对。
主席当时是怎么回应的?我们国家有没有还清那13亿两白银的欠款?
二 他反击
在1949年以前,清朝留下的债务主要由蒋介石接手了。这笔13亿两的白银债务到底有多大呢?
蒋介石欠的钱有720亿,单靠他自己,肯定还不了。
外国列强一边收着巨额赔款,一边不停地对中国施加压力。直到新中国成立,这些债务也没有还清。这样一来,列强更加嚣张了。
他们以为新中国软弱可欺,刚建国不久,就直接拿着条约来索要钱财。
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主席从没打算迁就他们。新中国刚成立时,主席就已经下定决心:
先把家里打扫干净了再招待客人。
新中国不承认以前的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都作废了。之前欠中国的钱也不再有效了。
不管是《南京条约》还是《北京条约》,不管里面的债务有没有还完,新中国全都不承认。
主席果断表态,坚决否认新中国与不平等条约有任何关联,这一举动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士气。
在外国列强看来,主席的做法似乎很无奈。他们始终认为,只要是清政府欠下的债务,不管是中国的民国时期还是新中国时期,都必须偿还,直到全部还清为止。
列强一直紧紧盯着中国,以为不停地纠缠就能拿到钱,但主席的回应让他们大吃一惊。
毛主席坚定地说:
中国人已经还了不少债务了,如果真要讨债,就应该去找那些签了条约的人。
这显然是不想还债了,一说出来就惹恼了那些强国。
在中国找不到工作,一回国他们就开始疯狂报复。
美国先是从我国在海外的资产中冻结了4000多万美元,包括贷款等等,全部被扣押了。
在美元主导的时期,美金的价值堪比黄金。当时被冻结的4000多万美金,相当于今天被冻结的200多亿美金。
这笔庞大的资金,显示了美国行动的坚决和强硬。
这还不止,除了限制资金,美国还对我们实施了禁运措施。
钢铁、矿石、橡胶这类工业原料都被列入了禁运名单,更让人惊讶的是,连泳衣、泳镜这些日常用品也被纳入了禁运范围。
美国总共禁运了2100多种商品。
美国不仅实施禁运,还要求其他国家不要从我国进口商品。美国希望通过经济手段施压,既不让我国进口,也不让我国出口,企图将我国逼入困境。
在抗美援朝的时候,志愿军急需药品,但没法从国外买,只能自己制造,然后再长途运输送到前线。
因为这样耽误时间太多,所以很多志愿军没能及时得到治疗。从这里可以看出,美国的报复既有力又没有底线。
这并不代表我国就屈服了。我们自己开始生产,越生产越厉害,还做出了不少技术突破。这样一来,美国就傻眼了。
不仅如此,美国越是威胁我们,我们越不会屈服。新中国成立前,英国曾把军舰开进了我国的长江。
他们还以为我国和以前一样软弱,只可惜,他们低估了新中国的实力。一声令下,我军果断开炮,这一炮不仅打中了英国军舰,也打击了英美的自信心。
新中国表示,我们不希望任何人欺负我们。清政府在不平等的条件下签订了债务协议,现在再来索要,是不合理的。因此,新中国拒绝还债是完全正确的,理所应当。
更出乎美国意料的是,他们的经济威胁也无效了。一旦失去我国这个大买家,许多国家的商品就卖不出去了,甚至出现了积压的情况。
美国对我国制裁的同时,也在伤害自己。1957年,英国实在撑不住了,率先取消了禁运。
英国带头之后,其他国家也跟着做了。这样一来,美国的计划就泡汤了。
在这方面,领导的决定是非常明智的。
新中国成功摆脱了巨额债务,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它的决心。
屋子整理干净后,来的客人也变得不同了,那些强国再也不敢轻视新中国了。
由于主席的有力回应,这场债务风波总算平息了。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债务就此消失。到了1979年,又有美国人拿着债务出来闹事,说我国还欠1亿块钱没还。
当时主席已经离开了,接下来邓公又该如何应对?这1亿欠款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三 一亿债务
1979年,我国突然收到了一个起诉,起诉方是几个美国人,他们在亚拉巴马州的法院公开状告我国,要求我国偿还1亿人民币的债务。
这起诉讼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之前说的债务已经不被承认了,现在这1亿债款又从哪里冒出来呢?
这笔钱和13亿两白银一样,都是清政府埋下的隐患。
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让中国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为了应对这个困境,清政府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一边借钱,一边还钱。
1909年,清政府想在湖北、湖南建一条铁路。但那时候的技术有限,光靠自己根本修不了。就在这个紧要关头,清政府就想办法从国外借点钱。
一方面可以用铁路赚的钱来还债,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铁路加强与南方地区的联系。
清政府最初联系了德国,双方谈妥后,从德国借到了600万英镑。不过,这笔借款可不便宜,随之而来的利息非常高,折算成人民币,差不多有150多亿。
当时全国人口只有四亿多,如果分摊到每个人头上,相当于每个人要承担一笔不小的债务,共计一百五十亿。
这么划算的生意,英国自然也不会错过。在德国之后,英国、美国和法国也加入了进来。四国与清政府商议,决定共同出资帮助清政府修路,而清政府则需要在40年内还清这笔借款。
清政府的想法很简单,他们自己无法偿还这笔债务,于是就用湖北、湖南、四川等地的税收作为担保。
就这样一直抵押,到了1912年,清朝结束了,但留下的债务还在,铁路建设也还在继续。
1936年,湖北到广东的铁路修好了,但四川到湖北的一段因为没钱所以停了下来。
外头的强盗本来想来拿咱们的钱,可那时候咱们正在打日本,这事先搁置了。到50年代,规定40年的期限到了,强盗又想来要钱,这一下子,咱们主席给了他们一个厉害的教训。
主席气势磅礴,高声宣布新中国将不承认任何不平等条约。在主席的威严震慑下,列强不得不再次退让。
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各国都不愿意轻易放手。
1979年,美国抓住机会,他们依据与清政府签署的条约,在法院对中国提起诉讼。
那些强国还将起诉书寄到了我们国家,以为我们会手忙脚乱,但他们没料到有一个人稳坐中军帐,这个人就是邓小平。
邓小平的态度与毛主席相似,他清楚地表明:
这笔债我们不用承认。
普通的债务可以还清,但这份合约是在极不公平的情况下签订的。当时清政府签订这份合约时,所有人都清楚,这并不是平等的借贷,而是一种披着借贷外衣的剥削。
一份压榨性质的合同,在国际上是无效的,我国也不会认可这种合同。
在邓公的坚持下,我国拒绝了这份起诉,这笔欠债我们也拒绝偿还。
被拒绝后,美国依然不肯善罢甘休,结果闹得最后,还得美国自己出面来解决问题。
美国的立场非常明确,他们认为这项指控不成立,我国无需承担这笔所谓的债务。
美国这样做,完全是出于他们自身遇到了危机。
70年代,美国还在争夺世界霸权。为了拉拢我国,美国和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为了制裁对手,美国不得不对我国示好。至于这1亿欠款,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建国初期,国家面临着不少债务问题,包括1979年遗留的债务。这些债务在我们国家处于弱势时期时,被一些人利用。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们国家不再是贫穷落后的国家。对于那些不平等的条约,我们不仅有权说不,而且我们也有能力去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