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美团外卖大战背后谁在烧钱,谁在抢跑,谁能笑到最后?
新闻动态
美团外卖大战背后谁在烧钱,谁在抢跑,谁能笑到最后?
发布日期:2025-09-11 03:52    点击次数:129

如果你最近点过外卖,或许已经发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奶茶变得便宜了,小吃店红包满天飞,而骑手们仿佛都踩着风火轮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有人说,这场“外卖补贴大战”是互联网巨头间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它真的只是关于便宜一杯奶茶吗?让我们拨开表面热闹,看清背后的金钱流动和战略博弈。

故事要从美团CEO王兴那句掷地有声的话说“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赢得这场竞争。”短短几个字,把整个行业的神经都绷紧了。2025年第二季度,美团、阿里巴巴、京东三家巨头交出了各自的成绩单——看似订单量节节攀升,实则利润集体跳水。数据显示,这个季度三家公司经营利润计下滑近百亿元。这种“非理性竞争”,归根结底还是那个字钱。

但别以为烧钱就能立刻见效。京东凭借带电品类优势,在国补政策加持下收入同比增长22.4%,零售板块商品收入高达2824亿元,是美团总收入的三倍。然而,即时零售业务(也就是大家关心的新鲜外卖)虽然增速惊人,却只贡献了139亿元营收,可谓雷声大雨点小。而美团本地商业分部虽占总营收七成,但与配送相关服务仅增长3%,被激烈竞争吞噬掉大量利润。

阿里巴巴则选择“四路出击”中国电商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云智能集团,以及盒马、高德等新业务全面布局。在组织升级后,即时零售首次独立亮相,包括淘宝闪购和饿了么,两者力拿下149亿元,同比增长12%。每一家都在强调自己的订单量创新高,但真正让股东皱眉的是盈利能力持续走低——无论攻守,都离不开对市场份额和未来潜力的焦虑争夺。

于是,“粮草先行”的补贴策略横空出世。京东率先祭出百亿补贴;淘宝闪购联饿了么紧随其后,将消费者红包叠加到极致;美团当然不会袖手旁观。一时间,从商家佣金减免,到骑手配送费提升,再到用户端优惠券狂撒,每个人都是战局中的受益者,也是压力受者。

然而好戏还没结束。“暑假周末,我们团队几乎连轴。”某平台员工透露,大规模促销不仅拉动消费,还考验着后台系统和物流调度能力。不少消费者乐享其成,一杯奶茶价格直降两元。但商家却开始迷惑“订单多了,为啥赚的钱没变?”骑手也陷入疲惫,高峰期爆单累成狗,平峰期又担心超时罚款。一波红利下来,有人欢喜有人愁,各方算盘打得啪啪响,却很难算清最终收益归属何方。

其实,这场战役远不止于一份午餐那么简单。从即时零售扩展至生鲜杂货,从线上流量争夺延伸至线下门店布局,美团与阿里已然把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大消费领域。例如上海盒马前置仓悄然增加,不只是为了送菜快,更是在比拼履约效率与供应链深度。而天猫超市正从远场B2C模式升级为近场闪购,与线下品牌门店协同作战,让传统电商焕发新活力。这些动作,无疑是平台间全域生态融的新尝试,也预示着行业格局正在重塑中酝酿变革。

对于市场领军者来说,“熄火”是一种奢望,却也是一种战略选择。当资源充足(截至6月30日,仅现金及等价物,美团1710亿、京东2234亿、阿里5857亿),真正决定比赛走向的不再只是眼前销量,而是长期价值和平衡投入产出的智慧。如同蒋凡所言“长期来看,多平台参与给行业带来更多选择权,对所有玩家都有利。”

所以,下次你打开手机准备点餐,不妨想想这杯折扣奶茶背后的逻辑它不仅仅是一次味蕾满足,更是一盘资本运作与科技创新交织的大棋局。在这个看似热闹却暗潮涌动的赛道上,没有哪一家可以轻易退缩,也没有哪一家能够轻松称王。而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或许才是真正坐享其成的人——至少,在下一轮红包雨落下来之前,可以安心享用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本文无任何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