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首次降息透露三大信号,未来降息节奏及对中美资产影响详解
这次美联储终于动手降息了,目标利率调降25个基点,跌到4.00%到4.25%。这是2025年头一次降息,也是继2024年里三次降息后的继续动作。降息这事早就在大家脑子里安排好了,市场智库、专家们的分析几乎把美联储的“小九九”看透明了。
这回会议释放了不少值得琢磨的地方。降息背后的理由、未来走向还有对不同资产的影响引起了不少专业探讨。我找了招联的董希淼、粤开的罗志恒和东方金诚的白雪等几位行家聊了聊,就给咱们聊点真切的。
说说会上的具体情况。美联储理事会公布的信息里提到,美国上半年经济没劲了,增长和就业都有降温迹象,通胀倒是又稍微蹭蹭往上飘。基于这些变化,他们决定降息来应对风险平衡的调整。
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显得挺谨慎,他说这轮降息主要是“风险管理”,毕竟就业市场的风向还挺难捉摸,特别是少数族裔失业率攀升让人担心。说实话,他既不急着放大招,也没给后续降息定死节奏,动作走得小心翼翼。
有个有趣细节是,新上任的美联储理事米兰,这位偏保守的家伙投了反对票。他觉得这次量太保守,喊着50个基点比较合理,这声音带有明显的政治味道,因为他同时是白宫的经济顾问。
降息的背后理由,董希淼得挺实在。第一,眼下就业市场明显疲态,8月非农“不温不火”的增长让人没啥底气。第二,鲍威尔讲的“风险管理”其实就是提前给经济减减压,不是因为经济已经陷入问题,而是防止状况变糟。第三,政治影响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降息压力显然有政治意味。
放眼过去,2024年9月美联储开启了近五年来的头一次降息,连续几步动作铺垫到今年才稍微按兵不动。现在他们把年内再降息次数从2次调到3次,目标是到了年底,将利率压到3.5%-3.75%。
那么剩下的今年还会降几次呢?罗志恒表示,虽然没开启真正宽松周期,这次降息算是某种持续防守。大伙普遍预期10月和12月还会各降一次25基点,照这节奏下来,今年累计降息会有75个基点。通胀没啥大变化,短期看不到大刀阔斧降息的可能。
白雪也认同,今年降息大概率会稳步推进。针对2026年,经济实际数据和政治氛围的互动会影响政策走向,那里还没底定,不过用人做决定肯定靠谱。
降息完毕,资产市场怎么办?大伙儿的反应不一,美股三大指数涨跌参半,科技股和中概股表现之间有差异。董希淼觉得中国资产会受益,因为这大大缩小了中美利差,为咱们货币政策松绑赢来了空间。历史上,美联储降息周期对国内股票和债市都是个福音。只不过黄金这时候表现有点复杂,先前避险预期让它涨得挺凶,降息落地后就可能进入震荡,因为投资者风险胃口回升,金价涨势难持续。
杨德龙也提醒,美联储这步棋可能引发其他央行跟着降息,咱们央行宽松空间挺大,放点水拿下楼市和股市也能稳住局面。普通人如果把股票基金的配置上调点比例,预期收益会好看;黄金配置保持个20%左右,长远看金价还是有上涨潜力的,就是中间可能折腾得厉害。
白雪补充说,人民币资产受益于利差缩水,这帮忙稳定了汇率,但长期外资进出还是得看咱们经济基本面。美元指数下跌给人民币带来升值好机会,但美元的韧性很强,这场较量还挺难说。
严跃进则从楼市角度分析说,降息预期让房贷利率机构整体不大变,但信贷环境变宽松了,银行愿意放贷,对“金九银十”楼市消费有实实在在的促进作用。
看下来,美联储这波降息不仅仅是数字游戏,背后有宏观经济、就业市场和政治多重因素交织。市场参与者也得瞅准节奏,尤其中国投资者更能从中找机遇,合理调整资产配置可得长点心。
你怎么看这事儿?评论区聊聊。
#图文作者引入成长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