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这颗炸弹扔得真是毫无征兆。
9月21日,斯塔默首相就在社交媒体上那么轻轻一说,为了什么“重燃巴以和平希望”,英国,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我猜很多人看到消息的第一反应是揉了揉眼睛,以为看错了。但这冲击波可不是幻觉,话音还没落呢,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这两个平时跟在美国屁股后面最紧的国家,居然也紧随其后,做了同样的事。
这一下可就热闹了。整个欧洲像是被捅了马蜂窝,法国、比利时、卢森堡、马耳他……一个个都急着举手,说要加入那145个已经承认巴勒斯坦的联合国成员国大家庭。葡萄牙的外长更是夸张,连夜发声,好像生怕说晚了似的,强调这举动是“葡萄牙外交政策基本、恒定和根本路线的实现”。这哪是外交姿态啊,这分明就是一套早就排练好的组合拳,每一拳,都结结实实地朝着以色列的脸上招呼。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评论员估计也是一边敲键盘一边摇头,话说得很直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周日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试图在以色列不顾国际愤怒继续加沙行动之际对其施加压力。”是啊,这股压力,积蓄得太久了。眼看着“两国方案”就要变成一个历史笑话,所有人都觉得,再也等不起了。
以色列的怒火,那真是被瞬间点燃了。
哈马斯当然乐坏了,其领导人艾哈迈德・哈马德立马跳出来,说承认巴勒斯坦国是“以色列10月7日行动的成果之一”。这话简直是往以色列的伤口上撒盐,还是加了辣椒粉的那种,虽然刺耳,但每一根刺都扎进了以色列的神经里。
以色列政坛直接就炸了。内塔尼亚胡破口大骂这是“荒谬的恐怖主义奖励”,咆哮着:“不会有巴勒斯坦国;这地方是我们的。”外交部的用词更狠,直接说这些国家在做“不道德、令人发指且特别丑陋的事情”。
光骂还不够。以色列安全内阁马上就批了,西岸定居点,扩建!财政部长本来就对吞并西岸82%的土地垂涎三尺,这下好了,借口送上门了。国家安全部长更是疯得没边,叫嚣着要“彻底拆解巴勒斯坦当局”。
联合国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人权状况特别报告员弗朗西斯卡・阿尔巴内司,她可不惯着以色列这臭脾气。直接在社交平台开喷:“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唯一合法的做法就是滚蛋。”这话够狠,一点情面都不留。在她看来,承认巴勒斯坦国跟奖励恐怖主义没半毛钱关系,这是在伸张正义,是时候让犹太复国主义为几十年犯下的罪行付出代价了。
说起来,英国这一步棋,简直是历史级别的黑色幽默。巴勒斯坦这片土地,不就是你英国的前殖民地吗?一战后,英国人一边给犹太人画大饼,许诺他们建国,一边又给阿拉伯人开空头支票,承诺他们自治。这祸根一埋就是快一个世纪。如今斯塔默政府这操作,怎么看都像是在为八十多年前自己拉的屎,迟到地擦一下屁股。虽然晚得离谱,但总比继续揣着明白装糊涂要强。
这场西方的集体“跳车”,简直是一出大戏。英国带头,结果美国最铁的两个小兄弟,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跟着带头大哥反了水,这可把华盛顿给整不会了。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急得直跺脚,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说这会让哈马斯“感到更被鼓舞”,是“对恐怖主义的奖励”。可惜啊,这一次,好像没人听他的了。有网友的评论一语道破天机:“加拿大、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刚认巴勒斯坦国……街头抗议起效了。他们没得选。”
对这一切,中国自然是表示欢迎的。外交部发言人第一时间就回应:“中国一贯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争取独立建国的正义事业。”西方国家总算是在这个问题上,把一直闭着的那只眼睛睁开了一条缝。但西方的双标老毛病,你懂的。法国那边嘴上喊着承认,这边给以色列卖武器的生意照做不误。欧盟所谓的制裁,也永远是雷声大,雨点小。
冰冷的数字,比任何外交辞令都更有分量。一份惊人的统计显示,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已经导致超过68万名巴勒斯坦人丧生。这根本不是什么“自卫”,这更像是一场要把一个民族从地图上抹掉的行动。
可即便如此,内塔尼亚胡还在嘴硬,还在嘶吼“不会有巴勒斯国”。下个星期,他还要去联合国峰会演讲呢。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个画面,当他站上讲台,面对着台下一百多个承认巴勒斯坦国的代表,那场面,该有多尴尬。
以色列真正怕的,不是一两个国家的外交承认,而是整个西方世界的集体转向。一旦这股潮流成了气候,国际社会的全面孤立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后面的经济制裁、武器禁运,谁敢说不可能呢?巴勒斯坦人的建国梦,做了七十六年了。1988年他们第一次宣布建国,响应的大多是社会主义阵营和第三世界的朋友。现在,西方阵营这个坚固的堡垒,终于被敲开了一道裂缝。
然而,现实依然骨感得让人心寒。加沙满目疮痍,西岸被定居点切割得七零八落。巴勒斯坦政府自己软弱无力,而哈马斯还在往天上打火箭。建国,从来就不是靠一张外交文件就能搞定的。英国开的这一枪,与其说是解决方案,不如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殖民历史挥之不去的阴影,照出了西方内部的巨大分裂,也照出了以色列的色厉内荏和巴勒斯坦人那漫长得近乎绝望的坚持。炮火不会因为几份外交文件的签署就停下来,但世界这个大舞台上,演员们的位置,确实已经开始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