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将锦鲤
编辑|上将锦鲤
咱今天得好好唠唠俄罗斯和阿塞拜疆这俩国家之间的事儿,那关系变得可太突然了,就跟坐过山车似的。这事儿啊,背后牵扯的东西可多了去了,让人看得是一头雾水又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先从那起震惊众人的空难说起。一架阿塞拜疆航空的客机,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坠毁了,机上 38 人全部遇难。这本身就是一场人间悲剧,可谁能想到,这事儿成了阿塞拜疆和俄罗斯关系恶化的导火索。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那是相当愤怒,直接把矛头指向俄罗斯,指责俄罗斯存在 “系统性掩盖真相” 的行为。这话说得可够重的,相当于直接给俄罗斯扣了个大帽子。阿利耶夫还宣称,要追究过去十年来该国境内所有相关空难的责任。这架势,就像是要跟俄罗斯来一场彻底的清算。
更让人惊讶的是,普京派来的特使,阿利耶夫直接拒绝会面。要知道,以前巴库方面和俄罗斯关系那可是相当紧密,可现在却摆出这么强硬的姿态。这哪里像是两个关系不错的国家之间该有的反应,简直就像有深仇大恨一样。阿利耶夫不仅把这事儿上升到法律层面,要跟俄罗斯掰扯清楚,而且这一举动,直接点燃了俄罗斯高加索周边地区的地缘政治危机。
这起事故,表面上看,可能就是一次倒霉的意外。但您要是仔细琢磨琢磨,就会发现,这发生的时机太微妙了。当时,欧盟正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银行制裁,俄罗斯在乌克兰前线也打得焦头烂额,根本腾不出手来管高加索地区的事儿。阿塞拜疆瞅准了这个时机,主动出击。为啥它有这胆子呢?一方面,它觉得背后有土耳其撑着腰。土耳其在地区事务中一直野心勃勃,想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阿塞拜疆加强合作,给阿塞拜疆壮胆。另一方面,阿塞拜疆也想借着这事儿,在和俄罗斯的谈判中提高自己的地位,逼迫俄罗斯做出让步。
您瞧,从俄罗斯裔居民在阿塞拜疆遭遇严格安检,到俄语文化中心被勒令关闭,这一系列动作,那都是冲着俄罗斯去的,直接挑战莫斯科的权威。阿塞拜疆这一次的 “秋后算账”,可不简单,不像是普通的合作破裂,更像是一场地缘政治多米诺效应的起点。阿利耶夫还拿 2014 年马航 MH17 案举例,说愿意等十余年也要 “讨回公道”。这明显就是在地区局势脆弱的时候,重启地域争议,让俄罗斯陷入自证清白的困境。
在这种地缘政治的大棋盘上,俄罗斯和阿塞拜疆的关系变得这么紧张,影响可太大了。格鲁吉亚、南奥塞梯乃至车臣,甚至更北边的鞑靼斯坦,都可能因为俄罗斯中央政权在这个时候显得有点弱,而蠢蠢欲动。就说卡德罗夫,他对俄罗斯的忠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普京” 这个名字所代表的权威。可要是莫斯科财政紧张,没办法像以前那样花大价钱维持局面,那卡德罗夫以后会怎么做,谁也说不准。长期的战争耗费,再加上西方国家严厉的制裁,俄罗斯现在能用来维稳国内外不稳定因素的力量已经不多了。一旦失去对高加索地区的掌控,俄罗斯的影响力会骤降,陷入非常艰难的局面。这个被俄罗斯视为 “后院” 的地区,要是出了大问题,俄罗斯这个 “大厦” 很可能就会出现结构性松动。
面对这么艰难的处境,俄罗斯得好好想想自己的战略重点了。是继续在远东地区分散兵力,还对中国保持 “疑虑”;还是下定决心收缩战线,全力守住传统地缘腹地?留给俄罗斯考虑的时间不多了,“高加索牌” 几乎成了俄罗斯最后一道防线。
其实啊,阿塞拜疆和俄罗斯之间突然爆发这么激烈的对抗,绝不是偶然发生的冲突事件。这背后反映的,是大国博弈下 “权力转移” 的现实。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例子,当一个曾经强大稳定的国家露出疲态的时候,周边国家就会变得敏锐又强硬,就像闻到血腥味的猎犬一样。这也给那些自认为是世界大国的政权提了个醒,盲目扩张,搞无底洞式的消耗,最后肯定会把国家的凝聚力和稳定基础给耗尽。
高加索地区现在这局势,对俄罗斯来说,结局可能不太乐观。这里燃起的这把火,烧的可不只是莫斯科的边界,更是把俄罗斯以前 “后院无忧” 的想法给烧没了。光靠武力和过去的荣光,是没办法长久维持一个多民族、多利益主体的联邦国家的。俄罗斯得直面问题,把错的地方改正过来,才有可能把快要松散的局面聚拢。要是选择逃避和拖延,那高加索的这场风暴,可能真的只是俄罗斯裂变的第一章。
说到这儿,还有个不能忽视的因素,那就是伊朗。最近阿塞拜疆和伊朗的关系缓和了,甚至还要搞联合军演。这事儿让俄罗斯心里很不舒服,俄罗斯一直把高加索当成自己的后院,现在阿塞拜疆和伊朗走近,感觉自己的影响力要被削弱了。这背后,其实就是地缘政治的博弈,大家都想在这块地盘上有更多的话语权,谁也不想落后。
伊朗在南高加索地区的地缘野心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阿塞拜疆和以色列关系亲密,这让伊朗很不爽。俄罗斯本来想在这地区维持自己传统的影响力,可没想到伊朗搅局的决心这么大。现在这三方,表面上看着和气,一起合作,实际上各自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暗流涌动。要是还有人觉得这只是俄罗斯和阿塞拜疆之间简单的双边矛盾,那可就太天真了。
再看看后来发生的事儿,阿塞拜疆和俄罗斯关系因为两起事件变得更差了。一起是前面说的 2024 年底的民航客机坠毁事件,责任争议一直没解决好。阿塞拜疆认定飞机是被俄军 “铠甲 S - 1” 防空系统误击的,可俄罗斯那边态度模模糊糊,只承认存在 “外部物理影响”。后来普京打电话道歉,可阿塞拜疆觉得不够真诚,根本不接受,这事儿也就成了后面矛盾越来越大的导火索。
另一起是 2025 年 7 月俄罗斯的执法行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警方突袭阿塞拜裔犯罪团伙,结果导致 2 名嫌疑人死亡。阿塞拜疆可不干了,指控俄罗斯这是 “法外处决”。这两起事儿让阿塞拜疆觉得自己被俄罗斯欺负惨了,所以采取了一系列报复措施。阿塞拜疆取消了所有俄方文化活动,这就是在搞 “去俄罗斯化”,明显是在反击俄罗斯。还扣押俄驻巴库记者,限制外交接触,这都是直接挑战俄罗斯的权威。更厉害的是,7 月 1 日,阿塞拜疆以间谍罪抓捕 22 名俄罗斯公民,这举动太有挑战性了。要是放在俄乌冲突之前,阿塞拜疆绝对不敢这么干。
阿塞拜疆为啥突然对俄罗斯这么强硬呢?这里面原因不少。首先,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因为拿卡地区争斗了很久,俄罗斯被认为长期偏袒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心里一直有气。再加上这两起新发生的事儿,新仇旧恨加在一起,让阿塞拜疆对俄罗斯的愤怒一下子爆发出来,态度就变得特别强硬。
俄乌冲突爆发以后,阿塞拜疆的态度也变了,倾向于支持乌克兰。这可能是美西方施压和利诱的结果。土耳其一直想当地区强国,到处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就拉拢阿塞拜疆加强合作。阿塞拜疆也想借着土耳其摆脱俄罗斯的牵制,所以土阿加强军事合作,还偷偷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俄罗斯发现这事儿后,肯定很恼火,对阿塞拜疆的态度自然也不像以前那么好了。
还有啊,阿塞拜疆从 2024 年开始,慢慢疏远集安组织,想摆脱俄罗斯,寻求和土耳其还有西方国家合作,趁机强化和北约及乌克兰的战略协作。阿塞拜疆原来是集安组织成员国,现在却转向亲近北约和乌克兰,这让俄罗斯很难接受,对阿塞拜疆态度强硬,这两起事件可能也是这种强硬态度的一种反映。
现在俄阿关系越来越紧张,俄军在和阿塞拜疆长期冲突的亚美尼亚 102 基地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这导弹系统的覆盖范围能到巴库,阿塞拜疆肯定接受不了,觉得这是对自己的威胁。阿塞拜疆领导人就和乌克兰领导人建立直接联系来回应俄罗斯。俄罗斯外交部马上召见阿塞拜疆驻俄大使提出正式抗议。可阿塞拜疆议会接着就暂停两国间所有高层对话机制,这态度强硬得很。
阿塞拜疆在客机坠毁事件上,对俄罗斯的道歉不满意,强烈指责是俄罗斯防空系统误击,要求俄罗斯承认错误、追究责任还要赔偿损失。又是扣押俄驻巴库记者,又是以间谍罪抓捕俄罗斯公民,还暂停高层对话机制。更严重的是,阿塞拜疆和土耳其一起,给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乌克兰和西方势力也在使劲儿搅局,拉拢阿塞拜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还给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打电话,感谢阿塞拜疆对乌克兰的支持,还说 “要是俄罗斯对阿塞拜疆动手,乌克兰肯定帮忙”。泽连斯基他们就盼着阿塞拜疆和俄罗斯冲突起来,北约和欧盟估计也是这么想的。要是真这样,俄罗斯可就腹背受敌了,第二个 “乌克兰” 可能就出现了。
阿塞拜疆敢这么挑战俄罗斯,主要是因为俄罗斯正忙着俄乌战争,不想这时候再和阿塞拜疆起冲突。俄罗斯外交部的扎哈罗娃说,俄方希望阿塞拜疆能想办法,让两国关系回到以前 “铁杆” 兄弟的水平,还强调得通过好好沟通来解决问题。俄罗斯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也说,俄罗斯从没吓唬过阿塞拜疆,以后也不会。他还说,乌克兰肯定会想尽办法把这事儿闹大,就是为了让紧张气氛更严重。
阿塞拜疆敢这么干,还有个原因是背后有土耳其撑腰。土耳其为了实现自己地区霸权的野心,愿意支持阿塞拜疆远离俄罗斯靠向自己。有土耳其当靠山,阿塞拜疆领导人胆子就大了。再加上西方国家和乌克兰拉拢阿塞拜疆,阿塞拜疆就想靠向西方,摆脱长期以来俄罗斯给的压力,所以才敢对俄罗斯耍横。
跟俄罗斯关系紧张的,可不只是阿塞拜疆,罗马尼亚也和俄罗斯有点不对付了。在军事领域,罗马尼亚和俄罗斯已经出现冲突了,这可是北约国家第一次和俄罗斯有直接军事行动对抗。在黑海和乌克兰边境地区,发生了 F - 16 战机拦截、防空导弹对抗等事儿。
俄罗斯军方说,他们的图 - 95MS 战略轰炸机、无人机及巡航导弹对乌克兰敖德萨港发起空袭的时候,罗马尼亚空军派出 2 架 F - 16 战机来拦截。据说,双方还发生了两次交火。一次是罗马尼亚战机击落 1 架俄军天竺葵远程爆炸无人机;另一次是俄军发射 4 枚 S - 400 防空导弹,其中 1 枚差点就击中罗马尼亚战机,这可是 S - 400 首次锁定北约现役战机。罗马尼亚飞行员赶紧采取超低空飞行规避,才成功脱险。这两起冲突可太不一般了,这意味着北约军队和俄罗斯已经擦枪走火,局势危险得很。
罗马尼亚以前在冷战时期是华约成员,苏联解体后就转向西方了。经过 13 年谈判,在 2004 年正式成为北约成员国,完成了从苏联阵营到西方防务体系的转变。作为北约东翼重要国家,罗马尼亚和波兰被看成是 “最具大西洋主义倾向” 的成员国,积极参与北约集体防御事务。罗马尼亚还和波兰牵头成立 “布加勒斯特 9 国” 军事合作组织,强化中欧和东欧北约成员国的防务协作,主要就是为了增强北约东翼势力,应对俄罗斯的威胁。
在罗马尼亚和乌克兰边境的多瑙河两岸,现在也有军事对峙的情况。俄军在克里米亚部署的 S - 400 防空系统,射程能达到 400 公里,能覆盖这个区域,这对罗马尼亚空军安全是个很大的威胁。北约呢,在罗马尼亚增设雷达和防空系统,加强对黑海空域的监控能力。罗马尼亚政府之前明确说不会向乌克兰派兵,但是通过军事演习和接收装备(比如荷兰移交的 18 架 F - 16 战机)来强化自身防御。俄罗斯也警告过,要是北约战机利用罗马尼亚基地执行任务,就把它们当成合法打击目标。
最近,俄罗斯加强了对乌克兰海滨城市敖德萨的袭击,这敖德萨和罗马尼亚就隔着一条多瑙河。
罗马尼亚提议 “代管” 敖德萨港口,这明摆着有自己的小心思,说是 “代管”,其实就是想把敖德萨纳入自己管辖范围,想借着北约军事力量控制敖德萨,这野心可不小。这提议一出来,就引发了很多讨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感谢罗马尼亚总统对乌克兰的关心和支持,但是对 “代管” 这事儿一个字都没提,估计他心里也清楚罗马尼亚的想法,肯定不愿意让罗马尼亚得逞。
北约方面说,虽然支持罗马尼亚的提议,但是因为敖德萨这地方太敏感,是黑海航运关键节点,再加上俄罗斯态度强硬,这行动实施起来有很多现实困难。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要是北约介入敖德萨,就相当于对俄罗斯宣战。俄罗斯最近在黑海加强了军事部署,部署先进护卫舰,在克里米亚等地建新基地,来应对潜在威胁。国际社会都很担心,罗马尼亚这举动可能引发军事冲突,还会影响全球粮食出口安全,因为敖德萨承担着乌克兰 50% 以上的粮食出口任务呢。
罗马尼亚这么做,其实就是在玩火,特别危险。首先,乌克兰肯定不会同意敖德萨由罗马尼亚 “代管”,乌克兰知道罗马尼亚的野心。其次,北约也不敢真这么干,北约其他成员国不会愿意为了罗马尼亚这个想法,去冒险和俄罗斯开战。最后,俄罗斯更不可能接受,俄罗斯说不定会想,敖德萨与其让罗马尼亚 “代管”,还不如自己管呢,俄罗斯的防务能力可比罗马尼亚强多了。
总之,罗马尼亚最近这些挑战俄罗斯的迹象,很让人担忧。
虽说罗马尼亚背后有北约,但是真要是卷入战火,北约不一定会全力保护它。罗马尼亚可得想清楚了,别到时候成了第二个 “乌克兰”,到那时候,付出的代价可就太大了,它不一定承受得起。阿塞拜疆和俄罗斯关系紧张,罗马尼亚又来这么一出,这地区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未来会怎么发展,真的很难说,大家都得擦亮眼睛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