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伊朗大势已去!胡塞武装变第二个阿萨德,战局已然无法挽回
意昂体育介绍
伊朗大势已去!胡塞武装变第二个阿萨德,战局已然无法挽回
发布日期:2025-08-05 23:17    点击次数:98

也门胡塞武装,最近上演了一出令人费解的“冰与火之歌”。这边用着高超音速导弹,直指千里之外的以色列机场,似乎无人能挡。

行动确实引发了航班暂停,让全球都看到了红海那边的动荡,也着实让以色列感到了来自也门的威胁,可谓锋芒毕露。

但转过身来,胡塞武装在自家萨达省的前线,面对也门政府军的突袭,却遭遇了惨败,人员和装备损失不小。

这种对外强悍、对内脆弱的矛盾景象,绝非偶然。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东地区权力格局正在经历的深刻蜕变。

胡塞武装,这颗昔日伊朗棋盘上的重要棋子,正被推向一个全新的、更为独立的危险境地。

红海搅局者

回看7月1日,胡塞武装高调宣称动用“巴勒斯坦-2”高超音速导弹和无人机,成功袭击了以色列的本-古里安国际机场。

这次行动虽然没能动摇以色列的根本,却足以让美以方面头疼不已。毕竟,也门境内缺少传统意义上的高价值战略目标。

这使得常规的空袭和定点清除战术效果大打折扣。胡塞武装的组织结构也相当严密,即便高层遭遇不测,替补也能迅速上位。

美国军方此前就曾因胡塞的袭击而折损F-18战机,特朗普政府甚至一度被迫与胡塞达成停火。这些都从侧面印证了胡塞在非对称作战中的难缠。

本土泥沼

然而,在红海的“高光”之下,胡塞武装在本土却显得步履维艰。7月25日,在也门萨达省阿莱卜前线,他们主动突袭政府军阵地。

结果却令人意外,突袭不仅被击退,胡塞武装还因此损失了数十人及三辆军车,而政府军仅有10人阵亡。

这无疑暴露了胡塞武装在自家地盘上的困境,其控制区正遭到也门政府军的步步蚕食。

也门内战多年,胡塞武装曾长期承受沙特领导的联军压力。但如今,随着沙特联军的空袭力度减弱,得到美国支持的政府军开始在本土发力。

尤其是霍戴达港,这个胡塞武装赖以生存的关键经济和后勤生命线,正日益成为也门政府军的重点目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轴心崩塌

胡塞武装的这种内外反差,根源在于其母体——伊朗“抵抗轴心”的系统性崩溃。这个旨在对抗美以的代理人网络,如今已是名存实亡。

2024年12月8日,叙利亚巴沙尔·阿萨德政权的迅速瓦解,是压垮“抵抗轴心”的标志性事件。阿萨德逃往莫斯科,意味着伊朗的关键陆路走廊被彻底切断。

这让伊朗对其地区代理人网络的输送能力受到严重打击,昔日联动的体系,彻底退化为各自为战的松散群体。

过去一年多,哈马斯在加沙遭受重创,黎巴嫩真主党实力受损,伊拉克民兵转入低调。阿萨德的倒台,更是宣告了轴心的结构性重创。

伊朗自身也深陷泥潭。摩萨德对其长期渗透,伊朗处决间谍并游街示众,逮捕700多名本地间谍,都说明其内部间谍网络的严重程度。

核科学家被刺、革命卫队高层遇袭,也折射出伊朗内部的脆弱。在自身遭遇制裁和渗透的双重压力下,伊朗对胡塞武装的援助已是强弩之末。

自顾不暇的伊朗,使得胡塞武装成为其手中仅存的“硬牌”,却也独木难支。

求生本能

在失去外部系统性支持后,胡塞武装的行动逻辑正在发生根本转变。他们不再单纯服务于伊朗的宏大战略,更多地被自身生存危机所驱动。

高调袭击以色列,可能已不再仅仅是为了替伊朗“出气”。这更像是一种绝望的生存策略,通过在国际上制造声势,吸引关注。

同时,向内部展示其力量与存在,并竭力拖住外部敌人,为本土战场争取宝贵的喘息空间。这是一种求生本能,却也充满了危险性。

胡塞领导层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如今正面临着与当年巴沙尔·阿萨德相似的困境。多线作战的巨大压力,外部援助的持续不力。

本土根据地被政府军步步蚕食,甚至内部强制征兵可能引发的不满,这些都可能成为压垮胡塞武装的催命符。

结语

胡塞武装的“双面”表现,正是其从伊朗全球棋局中的一枚棋子,沦为挣扎求生的孤立势力的写照。对外越是表现得疯狂,越可能意味着其在本土的根基正在动摇。

“抵抗轴心”的崩溃,并不意味着中东地区冲突的平息。相反,像胡塞这样被“遗弃”的强大代理人,失去了外部约束和宏大叙事。

其行动将更加聚焦于本土生存,更具短期性和破坏性,成为中东一个难以预测的“失控飞地”。伊朗的代理人时代正在落幕。

但它留下的“遗产”——那些拥有强大军事能力和本土根基的组织,正在成为地区稳定新的、更复杂的不确定因素。中东的棋局,并未简化,只是换了一种玩法。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