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外壳HB燃烧等级测试是依据UL 94标准(美国安全试验室可燃性测试标准)对非金属材料(如塑料、复合材料)进行燃烧性能评估的核心试验,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设备、汽车内饰、建筑装饰等领域。该测试旨在量化材料在特定火源作用下的燃烧速率、自熄能力及火焰蔓延特性,确保产品在火灾场景下具备足够的阻燃安全性。以下从标准依据、测试原理、样品制备、试验装置、测试流程、结果判定、影响因素、工程应用及案例分析九方面系统解析:
1. 标准依据与等级分类
核心标准:
UL 94《设备和电器部件用塑料材料的可燃性测试》;
IEC 60695-11-10《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GB/T 2408-2021《塑料 燃烧性能的测定 水平法和垂直法》(等效采用ISO 11867);
ASTM D635《标准试验方法:评定塑料材料水平燃烧速率》。
HB等级定义:
水平燃烧测试(Horizontal Burning Test):材料在3mm厚度下,燃烧速率≤76mm/min;若燃烧速率>76mm/min但≤100mm/min,且火焰前端在标记线前自行熄灭,亦可判定为HB级。
对比其他等级:V-0、V-1、V-2为垂直燃烧等级,要求材料在垂直放置时自熄且燃烧滴落物不引燃下方脱脂棉;HB级仅要求水平燃烧速率达标,不强调自熄能力,是最低阻燃等级要求(但仍是许多电器外壳的强制标准)。
2. 测试原理与核心目标
燃烧机制模拟:通过标准火焰(本生灯,蓝色火焰高度20mm)点燃材料表面,模拟小型火源(如短路电弧、热粒子)引发的初期火灾。
关键参数评估:
燃烧速率:材料在水平方向燃烧的距离与时间的比值(mm/min);
燃烧持续时间:从点火到火焰熄灭的总时间;
火焰蔓延行为:是否引燃棉绒、有无熔融滴落物引燃下方脱脂棉;
烟气生成量:通过烟密度测试评估(如UL 94 HB不直接要求,但高烟毒性材料可能受限)。
3. 样品制备与预处理
尺寸要求:
标准试样:长125mm±5mm,宽13mm±0.5mm,厚度通常为3mm(其他厚度需标注);
特殊形状:如电器外壳实际部件(需切割成标准尺寸,避免边缘效应)。
预处理条件:
温度:23℃±2℃;湿度:50%±5% RH;
状态调节:至少40小时(确保材料性能稳定);
表面清洁:无灰尘、油脂或其他污染物(避免影响燃烧行为)。
标记与固定:
试样两端用金属夹固定,水平放置于燃烧箱内;
燃烧区域两侧标记25mm和100mm刻度线(用于测量燃烧距离)。
4. 试验装置与设备
水平燃烧测试仪:
燃烧箱:内置排风系统(控制烟气浓度,避免干扰测试);
本生灯:火焰高度20mm,蓝色内焰温度约800℃;
燃气:丙烷或甲烷(纯度≥95%);
计时器与测距仪:精确测量燃烧时间及距离。
辅助设备:
脱脂棉:放置于试样下方(评估滴落物引燃风险);
通风橱:确保测试环境安全,防止有害气体积累;
烟密度计/气体分析仪(可选):监测燃烧产物(如CO、CO₂、有毒气体)。
5. 测试流程与操作规范
点火与燃烧:
本生灯倾斜45°置于试样一端下方,火焰作用10秒(确保试样充分点燃);
移开火源后,观察火焰蔓延情况,记录燃烧距离及时间。
数据采集:
燃烧速率计算:燃烧距离(mm)除以燃烧时间(s),再乘以60(转换为mm/min);
观察现象:是否自熄、有无熔融滴落、滴落物是否引燃脱脂棉、烟气颜色及密度。
重复测试:每组至少5个试样,取平均值(确保结果可重复性)。
6. 结果判定与等级划分
HB级判定标准:
厚度≥3mm:燃烧速率≤76mm/min;
厚度<3mm:燃烧速率≤100mm/min,且火焰前端在100mm标记线前熄灭;
无持续燃烧超过60秒的现象;
滴落物不引燃下方脱脂棉(若发生滴落)。
不合格情形:
燃烧速率超标;
火焰蔓延至100mm标记线后继续燃烧;
滴落物引燃脱脂棉;
样品燃烧时产生剧烈烟气或有毒气体(需结合其他测试评估)。
7. 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
材料特性:
基材类型:PC、ABS、PP、PE、PVC等塑料的阻燃性能差异显著;
添加剂:阻燃剂(如溴系、磷系、氮系)、填料(如氢氧化铝、碳酸钙)、增塑剂(影响熔融滴落行为)。
工艺参数:
注塑/挤出工艺:温度、压力、冷却速率影响材料结晶度及阻燃剂分散性;
表面处理:涂层、镀膜可提升阻燃性能(但需验证是否影响其他性能)。
设计优化:
增加壁厚(提高热容量,降低燃烧速率);
添加加强筋/散热结构(减少局部过热);
避免尖锐边缘(减少应力集中,防止裂纹引发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