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下午,北京国防部新闻发布厅里,聚光灯下,发言人蒋斌的声音铿锵有力:“决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卷土重来!”这句话掷地有声,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中国对邻国军事动向的严正警告。
就在同一天,日本防卫省公布了2026财年的预算草案,总额高达8.85万亿日元,创下历史新高。
更让人警惕的是,日本明确表示将在九州部署改良型12式陆基远程反舰导弹,射程直指中国沿海。
这一举动,瞬间点燃了亚洲的紧张气氛。
日本的防卫预算连续10年增长,从2015年放开集体自卫权,到2022年通过三份安保文件,再到如今的8.85万亿日元,日本一步步突破了战后自己设定的限制。
这笔钱不是小数目,换算成人民币大约4300亿元。
日本这是要干嘛?
显然,他们不是在“守家”,而是在为“走出去”做准备。
九州的地理位置极为敏感,距离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非常近。
部署远程导弹后,日本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对中国沿岸目标构成威胁。
这已经不是“专守防卫”,而是具备实质性进攻能力的军事布置。
日本的军事动作不仅限于花钱,还“动手”。
预算草案中明确指出,将购置远程打击武器、无人作战系统和先进雷达系统,并提升网络战和电子战能力。
这些装备显然不是为了守在家门口,而是为“走出去”打基础。
日本的“专守防卫”承诺还剩多少诚意?
从2023年日本政府提出将防卫预算提升至GDP的2%,到如今的8.85万亿日元,日本已经彻底打破了自设的“红线”。
军事动作之外,日本还在“动嘴”。
就在预算公布的前几天,日本方面还在鼓吹“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试图为其对台立场寻找合法性。
这种公开表态,不仅触碰中国底线,也给“台独”势力释放了危险信号。
中国外交部当即提出严正交涉,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干涉都将遭到坚决反制。
从历史来看,日本曾五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而中国从未主动出兵日本。
如今的局势,不禁让人回想起那段血腥的历史。
2025年9月3日,中国刚刚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每一次纪念,都是对历史伤痛的缅怀,也是对和平的守护。
就在这样一个特殊节点,日本却抛出如此挑衅性的军事预算,难免引发地区国家的强烈反应。
韩国外交部紧急召见日本公使,朝鲜媒体连发三篇社论谴责,菲律宾国会甚至重启“慰安妇赔偿法案”的审议。
这些反应,说明日本的军事扩张,不只是中国的问题,而是整个亚洲的共同担忧。
最令人警惕的是,日本不仅在扩军,还在“洗白历史”。
2025年春季,日本文部科学省通过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再次对南京大屠杀进行篡改,把铁证如山的事实轻描淡写成“南京事件”。
这种做法,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现实局势的误判。
日本政要在广岛、长崎悼念核爆时,强调“日本是受害国”,却始终回避发动侵略战争的事实。
这一系列举动,暴露出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倒退姿态,也让人不得不警惕,他们是不是想重新塑造一个“受害者形象”,从而为军事扩张铺路?
现实中,日本的军事部署已经从防御转向进攻。
除了导弹部署,日本还在积极研发高超音速武器,计划建造新的航母舰队,并不断强化与美军的协同作战能力。
英日联合军演、日菲互惠准入协定的签署,让日本的军事触角开始伸向亚洲其他国家。
9月11日,日菲协定正式生效,菲律宾允许日本部队进入其国土进行训练和部署。
这不仅是日本在亚洲的第一个防务协定,也是对战后和平承诺的又一次背离。
中国对此的态度非常明确——绝不容忍。
国防部在多场发布会上都强调,日本必须深刻反省历史,谨言慎行,尊重亚洲邻国的安全关切。
尤其是发言人蒋斌多次重申那四个字:“决不允许”。
这四个字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情绪化的表达,而是基于历史的记忆、现实的判断和未来的战略选择。
从过去到现在,日本的步伐越来越快。
不仅军费翻倍,而且武器系统不断升级。
日本目前已经拥有26万自卫队员,装备包括F-35、F-15J战斗机、宙斯盾舰、多型潜艇和远程导弹系统。
日本航空自卫队还首次将F-15战斗机部署到英国,准备在欧洲进行飞行任务。
这是日本军事力量首次出现在欧洲,象征意义极强,标志着其“海外作战”能力正在成形。
日本的防卫政策,早已不是“防卫”那么简单。
从修改宪法解释、放宽武器出口限制,到对外签署军事协定、参与多国联合演习,日本已经从一个“和平国家”,变成了“有野心的军事国家”。
8.85万亿日元的预算,背后是一个国家的战略转型。
这笔钱不是用来“守家”的,而是为“走出去”打基础。
军事专家指出,这样的军费水平完全具备对外投送能力,特别是在美国的支持下,日本具备更大的战略回旋空间。
面对日本的变化,中国并非坐视。
这几年,中国不断强化国防力量,同时也通过外交手段稳定周边局势。
中俄联合军演、东盟安全合作机制、中韩高层会谈等多边平台,都是中国在构建安全屏障。
中国始终强调和平发展,但并不意味着软弱可欺。
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强大,才能真正避免战争。
中国不会主动挑衅,也不会轻易退让,如果底线被触碰,反制手段也会毫不犹豫地启动。
更关键的是,日本的所作所为,已经引发亚洲国家的集体警惕。
韩国警告日本不得越界,越南媒体要求联合制衡,日本国内也不是铁板一块。
许多和平团体、学者组织公开抗议政府的军事政策,认为增加军费只会让国家陷入更大的不安。
日本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了危险的一条路。
这条路上充满了历史的警告和现实的阻力,倘若继续前行,终究会付出代价。
2025年是一个关键节点。
80年前,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把亚洲拖入血腥深渊。
80年后,日本再次高举军费大旗,部署远程导弹,激起亚洲国家的集体记忆。
中国的态度,清清楚楚写在了国防部的发布稿里,也写在了亿万人民的心头。
那就是——绝不允许军国主义再一次崛起,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日本若想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必须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尊重邻国安全。
军国主义不是出路,挑衅行为只会加剧地区紧张。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不会改变,但对任何威胁国家安全的行为也绝不会退让一步。
让我们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本文就只是用来分享一些积极向上的能量啦,可没有要去侵犯别人合法权益的想法哟。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呢,就赶紧联系我们哈,我们会很积极地配合去把问题给解决掉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