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万达出售109座商业广场,能否挽救王健林?万达债务困局揭秘
意昂体育介绍
万达出售109座商业广场,能否挽救王健林?万达债务困局揭秘
发布日期:2025-10-10 12:59    点击次数:66

作者 昕昕

前言

大连万达最近闹出的事儿,简直就像现代版的“王者归来”,不过这次可不是“英雄归来”那么简单,而是“限高令”突然出手,把王健林和万达集团一下子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9月26号,甘肃兰州中院突然发出一份“限制高消费”的通知,瞬间把那位曾经的地产巨头和他的商业帝国摆到了公众的聚光灯下。

仔细一瞧,这起1.86亿元的强制执行案子,背后其实藏着一个比冰山还要庞大的债务风险。

债务危机

别看这点儿1.86亿,实际上万达集团的债务已经超过了76亿了,这只是露在表面上的数字罢了。

8月新增的24亿债务,就像把冰山上的一朵小雪花扔进火锅一样,一下子,万达的债务危机变得更加“火爆”起来。

王健林和万达集团的股权被冻结,简直就像这场危机的“连环锁”,一环套一环,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根本没有退路。

数据显示,万达集团手头上的股权已经被冻结了47份,相关资金也是吓死人——光9月头几天就被冻结了94亿元。

大家都忍不住发问:“王老板这是出啥事了?背后到底隐藏着多大债务风暴?”

其实原因就藏在万达那“下注”里头——这些债务不仅仅是还款那么简单,还夹杂着一堆股权被冻结,搞得像个“圈套”一样,一环套一环的,成了个死胡同。

比方说,2023年万达的珠海商管没能上市,这事儿一闹,380亿元的对赌回购义务就像个悬在头上的炸弹,不知道啥时候会突然引爆。

这些债务方绝不会坐等“放水”,融创和苏宁都已经启动了145亿元的仲裁追偿,根本不给万达一丝缓口气的空间。

为了缓解债务压力,王健林的唯一选择就是变现。万达集团疯狂出售资产,从2023年开始,已经卖掉了109座万达广场,还包括旗下的万达电影控股权以及海外的文旅项目,光卖掉万达电影就赚了78亿元现金。

不管怎么甩卖,那个巨大债坑还是难以补上。截至2024年,万达商管的短期债务已经突破了400亿元,而手头的现金只有151亿元,2025年到期的债务也还是那样高,达到400亿,现金的缺口也变成了284亿元。

即使像腾讯、京东这样的投资方用股份抵债,也没看到他们愿意直接打点现金,万达的资金链依旧顶不住,还是那样陷在了断裂的边缘。

看看万达的商业版图吧,过去那句“万达广场遍布天下”如今变成了“轻资产转型”的阵痛。从2017年把文旅酒店项目卖掉开始,万达的商业帝国就经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收缩。

万达商管上市连续受挫,王健林的持股比例一路走低,现在已经降到40%了。而曾经依靠的文化板块——万达电影,也不在他手中,控制权早已不在自己身上。

万达的广场数量从以前的大概400座,缩减到现在的三百左右,自营广场的租金收入也缩水不少。这不禁让人感叹一句:“靠租金过日子,那可真是过去式了。”

那么,王健林的“限高令”到底能不能帮万达解困呢?就像打游戏遇到那“必过关”的难关一样,你知道前面还有几道关卡要跨过去,但还是得硬挺着去闯。

这事儿里,万达那高杠杆的路早就走到尽头了,转而采取“轻资产”作为唯一的出路。王健林还在拼命抛售资产想挽回局势,不过,他手里的牌已经越来越少,能用的招也不多了。

归根结底,万达的难题不只是王健林一个人的麻烦,更象征着房地产高杠杆时期走到头的节点。

结语

曾经的“借钱买房,靠房价上涨还债,最后靠房子升值”这种玩法,早就行不通了。随着“三道红线”政策的加强,房地产融资的路子几乎全堵死了,这种老套路也自然要崩盘了。

眼前的“限高令”就像一声警钟,既限制了王健林的出行自由,也宣布了那个曾经疯狂扩张的商业时代,最终走到了终点。

所以说,王健林的“冰封时刻”大概也象征着中国商业从那种“冲锋陷阵”到“稳扎稳打”的转变。曾几何时,万达横扫市场,几乎没有对手,可如今?只能忍痛割爱,变卖资产,专注于实力经营。

这次商界的大变动,也让其他公司明白了一件事:用高杠杆撑长远不太靠谱,真正能笑到最后的,还得是那些基础牢靠、步子稳扎稳打的企业。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