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出手11000亿元大动作,三个月操作背后有何深意?
在这个长假来临前,中国人民银行突然抛出个“重磅”11000亿元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不少人刚听到这消息,还没反应过来咋回事。咱们用简单点的语言讲,这是一笔期限三个月的短期“放水”。钱是要给商业银行的,目的是让市场上不缺流动性。可这次的金额和站位,还是有不少值得琢磨的地方。
11000亿元可不是小数目,这说明说明当前资金面的需求可不低。长假期间,企业缴税、消费走高,银行业日常流动性总会有点紧张,尤其像国庆假期这样的节点,再加上10月份还得还国债,怎么着都得提早准备。这笔钱其实有点像“救急包”,提前给资金市场打个“预防针”。
这次的操作利率和中标方式也有看点。央行说是“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啥意思呢?这类设计能让资金流向更精准,且价格透明,这比单纯猛灌水高级多了。你可以理解为,不是给市场随便发钱,而是把钱给需要它的地方,同时还能保持定价合理性。这套招式,既保了市场有水,又不至于搞出“大水漫灌”。
那第三,这操作本身也有点“提信心”的味道。在过去一段时间,市场上的增速不算快,企业和个人对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也有点提升。央行这波动作,不少学者说是在“托”,托的不是别的,是预期啊。放心,资金是够用的,经济也在慢慢恢复。这就是一种信号传递,让大家踏实点。
可这样的“放水”是不是无敌?也不是。另外一头,过多的流动性如果一时没有用好,也容易导致别的烦恼,比如资产领域可能局部“起泡”。这是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平衡问题,央行队伍素以“弹药”能打持久战著称,或许还是能游刃有余的。
接下来几个月,市场风向怎么变、企业的信贷需求能不能被激发出来、资金和消费各条线会不会更强劲,都得接着看。这波“放水”的效用究竟能发挥到几成,估计三个月期限一到,答案也会浮现。
你怎么看这事儿?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