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中俄五年夙愿成空,特朗普两周闪电突袭!四国新格局震动全球,拜登气得吐血
产品展示
中俄五年夙愿成空,特朗普两周闪电突袭!四国新格局震动全球,拜登气得吐血
发布日期:2025-08-09 11:41    点击次数:80

谁能想到,美国耗费多年试图离间中俄,却始终未能如愿。然而,仅仅在最近两周内,现任美国总统的一系列操作,反而促成了中俄两国更深层次的抱团。不仅如此,一场敢于直接挑战美国霸权的国际重组,也在意外中成形。

这种局面背后,藏着一种无法忽视的讽刺。当华盛顿依据“美国优先”的理念,对多国采取强硬行动时,它大概没有预料到,这些措施非但没有压服目标国家,反而将它们推向了新的地缘政治联盟。

关税反噬:盟友不再听话

最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公告震撼了全球。八月3日,美国政府宣布对加拿大、印度、巴西和瑞士这四个国家,加征最高达50%的惩罚性关税。加拿大作为“五眼联盟”成员,面临35%的税率。印度,因为它坚持购买俄罗斯石油,被加征25%。巴西,作为推动“去美元化”的先行者,面临50%的重税。而一向中立的瑞士,也因贸易顺差被加征39%。

这些关税措施,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公开表示:“我们不会在被枪指着脑袋的情况下谈判。”加拿大随即重新评估与中国的自贸协定谈判。印度外交部直接回应:“25%关税不会改变我们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印度同时加速推进卢比的国际化进程。就连瑞士联邦主席也提出质疑:“美国是否还记得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瑞士此后悄悄扩大了与中国的金融合作。

过去五年里,中俄两国通过修建“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开展联合军演、深化科技合作等多种方式,试图构建一个多极化世界的框架。然而,美国传统的盟友体系一直保持稳定。近期美国总统短短两周内发出的四记关税,却意外打破了这种僵局。

这些国家对美国显示出的强硬姿态,恰好与中俄“海上联合-2025”军演高潮同期发生。近期,美国就业数据也显示出关税政策的负面影响。七月,美国新增就业岗位仅为7.3万个,创下疫情后的最差纪录,远低于预期的10.6万个。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估算,这些关税将导致美国消费者每年多支出近400亿美元。

军事“硬核”:威慑变合作催化剂

在经济手段未能奏效后,华盛顿转向了军事施压。八月1日,两艘美国俄亥俄级核潜艇悄然进入挪威海。这个位置距离俄罗斯科拉半岛核基地仅1200公里,处于“三叉戟”ⅡD5导弹的覆盖半径内。每艘潜艇携带190枚核弹头。美国总统声称,此举是因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提及“死亡之手核反击系统”所致,被视为对俄罗斯的“终极威慑”。

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回应迅速且强硬。不到24小时,中俄“海上联合-2025”演习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全面启动。中国派出了辽宁舰航母战斗群和最新型055万吨大驱,俄罗斯则出动了“亚森-M”级核潜艇和“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反潜舰。

更让西方军事观察家感到意外的是,演习中首次公开测试了由中俄联合开发的“恒星AI”智能决策系统,该系统能够将战术反应时间从15分钟压缩至2分30秒。这场军事较量的深层意义,在于其展示了新的作战模式。当中俄舰队在日本海演练反潜作战时,他们的无人机群同时在白令海峡上空进行电子对抗演习。这种海空天电网全域联合作战能力,标志着中俄军事合作已从象征性阶段,提升到实质性的作战体系融合。

巧合的是,就在美国核潜艇出动当天,俄军宣布完全攻克了顿巴斯要塞恰索夫亚尔,这座乌军死守了16个月的山脊堡垒陷落,使乌东防线被撕开了20公里缺口。普京对此回应:“有人总想当全球爸爸,可俄罗斯只信战场法则。”

经济护盾:中俄“自给自足”

在华盛顿挥舞关税时,它忽视了一个关键事实:中俄两国已经构建起一套独立于美元体系的经济保障机制。横贯两国边境的“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已累计输送超过2000亿立方米天然气。规模更大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正在加速推进,计划年输气量达到500亿立方米。

这条能源动脉原计划穿越蒙古,但在蒙古试图引入美国势力开发稀土资源后,俄罗斯果断改变路线,改道哈萨克斯坦,每年向哈萨克斯坦供应100亿立方米天然气作为补偿。能源合作只是中俄经济合作的一个方面。八月3日,一列满载55个集装箱的中欧班列驶出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标志着这条横跨亚欧大陆的贸易动脉累计通行量突破了20000列。

中国手中掌握的稀土资源,在关键时刻展现了战略价值。六月,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让西方军工企业感到紧张:稀土磁铁对美出口量从五月的35吨飙升至353吨。这些战略物资被称为“工业维生素”,是制造F-35战机、高端芯片和新能源电池的关键材料。中国掌握着全球90%的稀土加工产能,这张底牌的分量,使得华盛顿的关税威胁显得苍白无力。

今年上半年,俄罗斯对华石油出口飙升至日均250万桶,占其出口总量的50%。山东港口卸下的俄罗斯油桶已贴上“人民币付款”的标签,两国贸易的85%实现了本币结算。这让美国的所谓“二级制裁”难以发挥作用。

霸权反思:世界等待新规则

现任美国总统的关税政策,暴露了美国霸权主义的直接一面。它不基于规则,不尊重契约,甚至不遵循基本的经济逻辑。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最终大部分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同样,近期对四国加征的关税,也遵循着这个逻辑。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自身的财政状况。美国储蓄率常年低于5%,政府每年需要借上万亿美元来填补赤字窟窿。贸易逆差本质上是美国人“花超了”,而非他国“占便宜”。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总统却要求他国为美国的超额消费买单,这种道德上的双重标准正在快速消耗美国所剩不多的国际信誉。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中俄两国倡导的多边主义实践。中俄联合声明中“反对新殖民霸权”“反对胁迫性单边制裁”的表述,正在巴西、南非、沙特等国家引起强烈共鸣。当美国专注于“长臂管辖”时,这些发展中国家正利用自身资源、市场和技术,推动国际规则的重构。印度石油部长的表态颇具代表性:“不用担心美国制裁,首要任务是保障国民能源供应。”

近期,美国总统的对华政策也显示出摇摆不定。七月29日,中美斯德哥尔摩谈判刚结束,白宫一度放出风声称“中美达成临时关税延期可能性不大”,财长甚至威胁恢复三位数关税。然而仅仅两天后,这位财长突然改口称“中美已具备达成协议条件”,并且删除了之前的帖子,重新发布了赞美中国是“伟大国家”的内容。这种行为凸显出其关税战在全球范围内遭遇的困境。八月8日,美国总统对俄罗斯的停火期限归零;八月12日,中美关税休战也将到期。

结语

当现任美国总统以为自己在展示“美国强大”时,他实际上促成了单极霸权的加速终结。对四国加征的关税,不仅没有压服目标国家,反而将它们推向了中俄。核潜艇威慑不仅未能吓阻俄罗斯,反而促使中俄军事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对拜登政府而言,这种局面无疑是一个政治难题。眼看着现任总统的鲁莽行为破坏了多年经营的国际联盟,却又因国内政治极化而无法有效制衡。当拜登团队气急败坏地召开紧急会议时,中俄舰队正在阿拉斯加附近海域举行联合反潜演练,巴西总统卢拉则在电视上展示他与中国签署的贸易协定。这幅景象,或许就是单极霸权时代正在结束的鲜明注脚。

您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分享观点。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