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还没打完,番号先换了,这不是闹着玩,是真刀真枪逼出来的。”1947年1月23日,鲁南的雪还没化干净,临沂郯城县碑庄的破庙里,陈毅把两张桌子一并,就当起了最高指挥部。外面锣鼓震天,老百姓庆功酒刚端起来,屋里却静得吓人,华中、山东两头“猛虎”要并成一只“豹子”,谁当脑袋、谁当尾巴,一句话定生死。
当时局面尴尬得紧:山东野战军7万人,华中野战军4万人,两边都觉得自己是亲儿子。山东的兵嫌江南来的“大米团”走路飘,华中的兵嫌山东“煎饼帮”土得掉渣。更现实的是,蒋军9月19日占了淮阴,放出狠话“三个月扫清华东”。人家枪管子已经抵到鼻尖,自家两兄弟还在为谁走左路谁走右路扯皮。陈毅拍板:再不齐心,等着被各个击破,到时候连番号都不剩。
中央军委的电报来得比雪还冷:9月23日就定好架子,陈毅司令员兼政委,粟裕副司令,谭震林副政委,陈士榘参谋长,唐亮政治部主任。名字一公布,等于告诉所有人:别争了,再争就掉脑袋。12月宿北战役先小试,山东一纵、二纵、八师打主攻,华中九纵打辅助,六师在涟水硬拖张灵甫的74师。一仗吃掉2.4万,缴获堆成山。陈毅在战报上只写了一行字:“空前!下次还这么打!”
1947年1月打鲁南,两边刚合起来的拳头直接抡圆:南北夹击,26师加快速纵队、51师一共5.3万人被包成饺子。最让基层兵油子服气的,是缴获的坦克、榴弹炮当场刷漆改名,第二天就掉头轰老东家。谁还说“合编吃亏”?真香定律在战场上一样管用。
胜仗打完,整编提速。2月23日郯城再开会,方案简单粗爆:原班底尽量不动,山东的1、2、8师变1、2、3纵,华中的1、6师变4、5纵,各军区地方部队升8、9、10纵,再拉一个特种纵队管炮兵。人还是那帮人,枪还是那杆枪,就是胸章一换,27万人立刻有了统一心跳。军委2月3日回电就仨字:同意。干错不纠,效率比现在的项目审批快十倍。
思想整顿同步上线。陈毅在鲁南会议甩出《一面打仗,一面建设》,金句频出:“从前游击打麻雀,现在集团打群狼,再抱着山头混,就等着被狼撕。”有人嫌山东冷、煎饼硬,他就让炊事班把大葱切段泡热水,说是“先暖胃再暖心”;有人不想收解放兵,他直接把俘虏兵拉到会场,现场验枪验炮:“会打迫击炮的站出来,老子给你双饷!”三分钟,两百人举手,不服不行。
更狠的是纪律条令:缴获的枪炮当天登记,丢一颗子弹也追责;谁再喊“主攻光荣、阻击吃亏”,直接降职当副排长;进村借锅要留借条,损坏按价赔,群众一封投诉信,连长背锅。三招下去,部队画风突变,夜里行军再没人打火把,生怕暴露目标,老乡主动把门板卸下来搭浮桥,说是“给自家孩子用,不心疼”。
整编完不到半月,大考来了。南线欧震集团十几万人压向临沂,北线李仙洲三个军钻莱芜,想玩南北钳击。华野指挥部一句“先南后北”,白天在沂河边架浮桥、摆电台,夜里悄悄把主力调头北上,临走留一个连放鞭炮、吹军号,冒充十几万大军。李仙洲真以为陈毅要在临沂决战,一头扎进莱芜口袋,2月20日到23日,五万多人被闷在山沟里,六小时解决战斗,创了内战以来最快歼灭纪录。消息传出,南京那位校长把茶杯摔了俩。
莱芜打完,基层老兵服了:番号统一不只是换胸章,是换脑子。过去各打各的,弹药口径都对不上,现在一个口令,炮兵、步兵、坦克一起上,效率翻倍。更实惠的是后勤,过去山东的煎饼运不到苏北,华中的大米翻不过陇海路,整编后统一供给部,火车皮、小推车一起算总账,前线吃得上热饭,伤员下得去后方,部队越打越胖,蒋军越打越瘦。
1947年春天,华野十三个纵队齐装满员,地方武装三十万,总兵力五十七万,一跃成为关内头号主力。之后孟良崮把74师整张桌端掉、沙土集把5军打到怀疑人生、豫东一战把区寿年兵团装进铁笼,根子都在鲁南那间破庙里的两张拼桌上。陈毅后来喝酒时说:“当时要是晚拧螺丝三天,华东的天就塌了。”
回看整编,套路不花哨:先打胜仗给甜头,再动刀子割尾巴,最后用制度钉钉子。人还是那拨人,枪还是那批枪,就是把“我的”改成“我们的”,战斗力就像加了弹簧。今天换个牌子搞合并,文件一箩筐,会开仨月,1947年那帮人雪地里两天就拍板,还顺手灭掉五万敌人,效率这东西,跟生死线贴着,自然快。
“名字一改,命也改了,你说神奇不?”要是现在哪家公司合并也能这么利索,股价怕不是原地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