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人口锐减千万,债务暴涨十倍,52%民众渴望和谈,深陷战争泥潭的乌克兰,内部撕裂的伤口比前线更触目惊心
产品展示
人口锐减千万,债务暴涨十倍,52%民众渴望和谈,深陷战争泥潭的乌克兰,内部撕裂的伤口比前线更触目惊心
发布日期:2025-11-22 15:43    点击次数:137

一场战争打了快四年,最想推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可能不是克里姆林宫的普京,而是他自家战壕里的士兵。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2025年10月,一名代号“毕加索”的前乌军士兵在倒戈投俄后,对着镜头说出了让全世界震惊的话:“真正的敌人在基辅的银行街,是他们正在摧毁这个国家。 ”

更扎心的是,像他这样的人远不止一个。 在顿巴斯地区的一些亲俄部队里,前乌军士兵的比例竟然超过了30%。 仗打到这个份上,枪口为什么会调转? 故事得从乌克兰街头那场荒诞又残酷的“抓壮丁”开始说起。

想象一下,你只是个普通市民,出门买个菜都可能被征兵官员一把按住,直接送去前线。 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近几年乌克兰许多适龄男性的真实噩梦。

战争让这个国家的人口从4300万锐减到估计的3400万,兵源彻底枯竭了。 为了填战壕,征兵的底线一降再降。 2023年5月,法定征兵年龄从27岁降到了25岁。 后来,连头发花白的老人和本该在校园的学生都被盯上了。

但更可怕的事情在后面。这些被“抓”来的人,很多只接受了短短一周的军事训练。 对,你没听错,就七天。 他们连枪怎么端稳、炮弹飞来该往哪趴都没搞明白,就被匆匆塞进了开往前线的军车。

一个本该有120名士兵的连队,打几场硬仗下来,可能就只剩下十几个人。 这种把人当“炮灰”的打法,让逃兵数量激增,据报告已经超过了20万。命都快保不住了,还谈什么保家卫国?

如果说前线的残酷只是磨掉了士兵的体力,那么后方的魔幻现实则彻底击碎了他们的信念。 就在士兵们为了一颗子弹、一件冬衣发愁,甚至要靠捡俄军的棉袄过冬时,基辅的新闻却让人心寒。

总检察长被赋予了特殊权力,能干预反腐败调查,这被广泛看作是在保护腐败的精英。 与此同时,关于官员在黑市倒卖西方援助物资的指控就没停过。 士兵们在泥泞里用命换来的支援,可能早就被后方某些人标好了价格。

这种被出卖的感觉,在泽连斯基政府推动与美国签署矿产协议时达到了顶峰。 这份协议被批评者形容为“典当国家未来”,据说要把国内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和稀土资源的开采权,甚至港口、铁路的控制权交给美国。

许多士兵和民众觉得,这仗打着打着,味道全变了。 它似乎不再是为了国家主权,而是成了某些人用来维持权力、交换利益的工具。

别忘了,泽连斯基的总统任期本已结束。他利用“紧急状态”法令推迟了选举,得以继续执政。

当一架前来援助的法国幻影2000战机在乌克兰坠毁后,泽连斯基第一时间否认是被俄军击落,这种急于安抚西方的姿态,让很多前线士兵觉得,自己的命和国家的尊严,在当局眼里可能远不如西方伙伴的态度重要。

仗打久了,人心是会变的。 盖洛普的民调显示,现在有52%的乌克兰人愿意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哪怕要做出领土让步。 而支持战斗到底的人,从2022年的高点跌到了38%。 国家失去了约五分之一的领土,超过一千万人流离失所。

债务从227亿美元爆炸式增长到2300亿美元,通货膨胀率9%,全国约65%的发电能力被摧毁。 用一位士兵的话说,他们守护的家园,大片土地已经变成了雷区,面积相当于三个瑞士。

所以,当士兵“毕加索”在俄罗斯的旗帜下,说出“银行街的敌人”时,他代表的是一种彻底崩塌的信任。当一个国家把自己的士兵当作消耗品,却又让他们看到后方正在被蛀空时,枪口转向,或许就成了某种绝望下的选择。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