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创纪录停摆36天!美国党争为何非要上演“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
产品展示
创纪录停摆36天!美国党争为何非要上演“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
发布日期:2025-11-23 05:08    点击次数:199

老美这出戏,又演砸了。

36天。

一个多月,联邦政府直接“拔网线”,创下了史上最长“瘫痪”纪录。

这感觉就像什么呢?

就像你家小区俩业委会头头,为了争论到底该用A牌还是B牌的垃圾桶,一怒之下把整个小区的总电闸给拉了。

结果就是,大家摸黑过日子,电梯停了,冰箱里的肉臭了,而那俩大哥还在会议室里互相指着鼻子骂,唾沫星子横飞,核心议题就一个:“这事儿必须我说了算!”

魔幻的是,这剧本还是个重播无数次的老掉牙连续剧。

每年10月1号是美国政府的“新年”,得批新一年的预算才能开工。

国会山那帮人,众议院和参议院,就像公司里的两个核心部门,得一起签字,老板(总统)再盖个章,钱才能发下来。

要是谈不拢呢?

那就先搞个“临时方案”,按去年的标准凑合过。

可这次,连凑合都凑合不了了。

说白了,就是党争上头了。

今年这笔预算,两党的核心矛盾卡在了一个点上:医保。

共和党,也就是“红队”,想在临时拨款里砍掉一部分医疗补助开支,觉得这钱花得冤枉。

民主党,“蓝队”,坚决不干,不但不让砍,还想再多加点福利。

这就好比俩合伙人,一个说公司今年得节流,先把下午茶福利砍了。

另一个说不行,下午茶是员工灵魂,不但不能砍,还得从星巴克升级成手冲精品。

谁也不让谁,结果呢?

俩人直接把公司账户冻结了,谁也别想领工资。

于是,10月1号零点一到,得,系统自动关机。

美国政府,这个全球最庞大的机器,法律意义上正式“停摆”。

最骚的操作在于,事情闹到现在,政府关门一个多月,联邦食品救济项目眼看就要断粮,数百万底层民众等着那点食物券活命。

可国会山那帮精英呢?

他们好像一点都不急。

他们的姿态翻译过来就是:政府开不开门无所谓,老百姓吃不吃得上饭也往后稍稍,重要的是,这场“掰手腕”比赛,我们这边必须赢!

红队坚持,你蓝队必须在医保条款上让步。

蓝队毫不妥协,你红队必须先把预算案通过了,我们再坐下来谈医保的事。

双方都在赌,赌对方先撑不住。

舆论炸了锅,两边就开始了经典的“甩锅大赛”。

民主党人痛心疾首,指责共和党制造了“医保危机”,把底层人民往火坑里推。

共和党人则一脸“我为国为民”的悲愤,说这局面“令人羞耻”,都是民主党在“玩弄政治”。

共和党的新任众议长迈克·约翰逊,甚至在记者会上卖起了惨,说我们已经被逼到崩溃边缘了,都怪民主党投了14次反对票!

听听,这话术,是不是像极了小学生打架后找老师告状?“老师,是他先动手的!”

特朗普这位前老板更是重量级,他早就把话挑明了:“政府关门也能带来很多好处,我们可以摆脱很多我们不想要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都是民主党的。”

看见没?

人家压根不把“关门”当成事故,而是当成一种“定点清除”的武器。

不是“谈不拢”,是压根就“不想谈拢”。

利用“停摆”制造的混乱和民怨,向对方施压,逼对方在自己的核心政治议程上让步,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号称完美制衡的制度设计,现在成了互相使绊子的工具。这盘棋,越下越死。

更有意思的是,这种“一言不合就关门”的奇葩操作,还真不是美国建国时的“原生设定”。

它其实是个挺晚近的发明,根子在80年代。

在这之前,美国政府也缺过钱,但处理方式完全不同。

虽然1870年就有个《反赤字法》,规定没钱不能干活。

但大家一直都很“灵活”,国会拨款拖拖拉拉,行政部门就先干着,账先记着,等钱来了再补。

所以,基本上不会真“关门”。

转折点在70年代。

当时美国财政赤字爆炸,国会很不爽总统随便花钱,就通过了个法案,把钱袋子抓得更紧了。

到了1980年和1981年,司法部连续出了两个司法解释,把话说死了:拨款中断期间,除了涉及生命财产安全的必要岗位,其他政府部门要是还敢花钱、让人上班,就是违法!

自此,潘多拉的魔盒被打开了。

这个规定,本意是好的,是为了控制财政纪律,防止乱花钱。

但随着美国政治极化,两党从“竞争对手”变成了“生死仇敌”,这个本该是“刹车”的制度,被活生生玩成了“油门”——专门用来给对方添堵的油门。

预算审批,成了党派斗争的最佳舞台,反正否决你不需要任何成本,还能让对手难堪。

于是,“政府关门”从一个罕见的财政意外,变成了一道周期性上演的、具有美国特色的“政治风景线”。

这场政治内耗的代价,是整个美国经济。

穆迪的首席经济学家话说得很直白:美国经济现在本来就脆得跟玻璃似的,“政府停摆”这种破事,很可能比想象中更快地引爆一场大危机。

国会预算办公室自己算了一笔账,停摆4周,经济损失70亿美元;6周,110亿;8周,140亿。

这还只是直接损失。

毕马威的经济学家黛安·斯旺克打了个比方,这就像一个雪球从山上滚下来,越滚越大。

雇主们因为看不清未来,不敢投资,不敢招人。

有些企业甚至已经开始用AI和自动化来测试裁员的可行性了。

本来就业市场就半死不活,现在更是雪上加霜。

联邦工作人员没薪水,消费就得降级。

老百姓拿不到补助,日子更难过。

大家都不花钱,企业就得裁员甚至倒闭。

航班因为空管人员短缺而延误取消,机场乱成一锅粥。

这些被延迟或者干脆消失的经济活动,不是你按下“重启”键就能回来的。

用一位经济学家的话说:“这不是延迟,这是蒸发。”

最讽刺的是什么?是解决方案。

大家猜猜这帮政客打算什么时候“和好”?

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图恩给出了一个“乐观”的预测:可能这个周末前能搞定。

为啥是这个周末?

因为4号弗吉尼亚、新泽西这些地方要搞地方选举。

图恩的原话是,等选举结束,国会议员们就有望“更集中精力”来谈了。

翻译一下:在地方选举结果出来前,谁也不敢先服软,怕影响自己这边的选情。

等选举结束,面子上的事过去了,再回来假惺惺地握手言和,宣布“为了国家利益我们达成了协议”。

你看,老百姓的饭碗,经济的损失,国家的信誉,在他们眼里,都不如一场地方选举的输赢重要。

这场创纪录的“停摆”大戏,扒光了华盛顿所有的政治辞藻,只剩下赤裸裸的利益算计。

这已经不是治理失灵了,这是一种制度化的自我伤害。

一场为了赢而赢的比赛,唯一的输家,是那些被代表、被服务,却最终被无情抛弃的普通人。

太难了。

真的。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