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钴矿储量占全球一半,足够给每辆特斯拉电动车造三个电池。但这个“地质奇迹”国家,政府军却被反政府武装打得连丢三城,甚至出现300名欧洲雇佣兵集体投降的荒诞剧情。当总统齐塞克迪把求救信写给特朗普时,他手里举着的不是白旗,而是一张写满矿产清单的支票——用国家命脉换取美军支援,这比乌克兰的“土地换安保”更赤裸。中国企业在刚果投资超百亿美元建设的矿场,会突然变成美国的囊中之物吗?
刚果金政府与反政府武装M23的对峙像极了一场不对等的拳击赛:一方穿着拖鞋上场,另一方却握着火箭筒。当北基伍省首府陷落时,政府军逃跑速度比当地雨季的暴雨还快。绝望的总统先找来罗马尼亚雇佣兵当救兵,结果这批“北约精锐”刚闻到火药味就组团旅游到了邻国卢旺达。此刻刚果金就像个溺水者,连漂浮的稻草都抓不住,只能把目光投向大洋彼岸——用总统府消息人士的话说:“既然雇佣兵都靠不住,不如直接找雇佣兵的老板。”
刚果金东部矿区的地图上,中国企业的标志覆盖了80%的富矿带。中企不仅建了矿场,还修通像血管般的铁路网,让这个“瘫坐金山的乞丐”终于能变现财富。2016年美国自由港公司甩卖世界级钴矿时,是中国企业接盘;2023年中国对非矿产投资中,刚果金独享10亿美元蛋糕。但这一切在叛军攻势下变得岌岌可危——当M23占领瓦利卡莱矿业城时,当地中企员工不得不躲在加固的集装箱里发求救信号。
6月15日,刚果金议会突然通过《战略矿产紧急状态法》,允许政府“临时接管”外资矿场。同日,美国国际开发署宣布向刚果金提供2.3亿美元“矿业治理援助”。这种巧合让南非《邮卫报》直接标题开火:“新殖民主义正在用打印机掠夺非洲”。最戏剧性的是M23首领的电视讲话,这个曾被美国列为恐怖分子的军阀,突然称赞“美国才是非洲真正的朋友”——而此时镜头外,他的士兵正穿着崭新的美制军靴。
金沙萨街头出现罕见的中刚联合抗议,当地工人举着“还我工作”标语,而中国工程师则展示被砸毁的设备照片。但刚果金能源部长在电视访谈中轻描淡写:“商业合作总有更优选择。”与此同时,白宫经济顾问接受CNBC采访时,将中国在非投资称为“债务陷阱”,却对刚果金法案中“美军可驻守矿场”条款避而不谈。更棘手的是,欧盟突然宣布对刚果钴矿实施“道德认证”,直接卡住中企出口咽喉。
某些人总爱说中国在非洲搞“资源掠夺”,现在美国手把手教大家什么是真正的掠夺——先让叛军把水搅浑,再用法案把池子圈住,最后用“援助”名义收网。刚果金政府这招“驱虎吞狼”用得妙啊,只是不知道当老虎吃完狼,下一个会吃谁?至于那些说“中企投资风险自担”的聪明人,建议看看历史课本:1956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时,英法联军可是连航母都开出来了。
当刚果金用中企建的铁路运输美国抢来的矿产时,那些整天喊“中国剥削非洲”的西方媒体,会不会集体患上选择性失明?有人说这是市场行为,有人说这是强盗逻辑,您觉得这场“矿产争夺战”里,到底谁在真正建设非洲,谁在搞“摘桃子”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