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西贝营销翻车背后:一场“感动中国式公关”如何成了网友群嘲的笑话?
新闻动态
西贝营销翻车背后:一场“感动中国式公关”如何成了网友群嘲的笑话?
发布日期:2025-10-09 22:50    点击次数:138

最近娱乐圈的戏码,感觉越来越像一场集体的即兴实验,谁能用最不靠谱的方式引发最大的社会关注。你以为始祖鸟放个烟花就够作了?让我们来看看西贝贾老板给我们安排的一出公关“灾难大片”。

故事的开头,发生在一篇名为《7岁毛毛》的内部推文上。据西贝所述,这位从两岁起就跟西贝“黄土不离身”的小男孩,听说妈妈要和西贝“分手”,立刻上演了一场“生离死别”的大戏:又哭又闹,挡不住玩具的吸引力也拦不住他的泪水,最后抱着女店长的腿痛哭……整个场面宛如年度催泪大片,仿若小拐童与亲生父母重逢,眼眶都替他湿润了。

然而,娱乐群众见惯了世面,吃瓜吃得批判性思维开始拉满,网友的反应,那叫一个精彩绝伦。有的说:“孩子这是把外卖订单活成了童话剧本吧?”还有人调侃:“西贝是咖喱里加了胶水?粘性太强了。”简单来说,这一次西贝的温情公关,不但没暖到网友的心,反而一脚踩进了民间冷嘲热讽的坑里。

但这波翻车,又怎么能少了背后作梗的华与华。这个总能炮制出令人拍案惊奇创意的营销团队,用他们天马行空的策划能力,精准指导西贝完成了一场史诗级的破坏战:原本是刺激消费,结果却让网友集体质疑餐饮业的童话营销剧本,这波操作着实让人感慨“智力都去哪儿了”。

尤其令人哭笑不得的还有另一版本的奥斯卡剧本。那是西贝的一位刘店长,她“感人”地描述了年仅17岁时为一位大爷提供服务,结果大爷感动得恨不得送她一套房子。故事听起来相当圆满,细细一品,却处处是漏洞:17岁女孩已经是资深服务员,十几岁的年龄竟连西贝的制度都掩盖了?这是温情还是涉嫌雇佣童工?大爷送房子是真心感动还是脑力不够用?问题层出不穷,一个比一个扎手。

而最可惜的是,吃瓜群众发现,这次狗血小作文再一次盖过了西贝推出的一点诚意——100元堂食代金券。虽然使用规则有点复杂,但至少算是一点补偿性行为。然而,铺天盖地的“戏精营销”,硬生生毁掉了你的那一丝可信度。

西贝的这波“教科书级别”的失败,给所有品牌狠狠地上了一课:千万别低估消费者的智商,更不能指望用狗血营销绑架社会情绪。人们去餐厅,本质需求是“吃好喝足有服务”,不是来参加某种“西贝忠诚测试”,更不是观摩“感动中国·食客特别版”的。

实际上,西贝并不是唯一犯错者。始祖鸟之前“炸山”的蜡烛小把戏,消费了所有的品牌信任,号称引火上身无疑。问题的根源一致——商家对公众情绪近乎盲目的忽视和对自身错误的无知傲慢。

对比之下,那句老话突然变得特别有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无论是餐饮大佬还是服饰巨头,要记住消费者永远是你最大的底气。而眼下,西贝最该做的就是收起那些套路式的小作文,认认真真把鸡汤端平、饭菜油盐合适,别让下一盘菜变成下一个笑话。

于是问题来了:企业们的营销经念到底是给消费者看的,还是给自己开的?生活已经够难了,能不能少点演技,多点实在?在这个直奔Z世代、菜鸟消费者个顶个都是职场精英的互联网时代,你还真以为咱会被两碗鸡汤给灌醉?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