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今天来聊聊一位特别牛的人物,许光达大将。您知道不,毛主席都夸他是“共产党人自身革命的明镜”,这评价可太高了。
咱先从1949年那会儿说起,10月1号,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喊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时候,许光达正在兰州呢,他站在庆祝大会主席台上,那心情,简直没法形容,眼泪止不住地流啊。想想也是,他从浏阳河畔一个放牛娃,一路走到黄埔军校,又在洪湖苏区、陕北等地打仗,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那都是拿命换来的胜利啊。
后来呢,许光达就去了北京,帮彭德怀元帅起草工作报告,还住在中南海,经常能见到毛主席。有一次,中央领导们商量建国大事,周总理那时候还兼任外交部长呢,他就跟朱德元帅说,想调许光达去外交部工作。朱德元帅就有点为难了,说外交部是缺人才,可军队也离不开许光达这样的人才啊。也是,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各方面都缺人,军队正想着怎么现代化、正规化呢。周总理就问许光达自己啥想法,结果毛主席正好进来了,问他们在聊啥。毛主席了解情况后,就说:“你们都在争许光达啊!我倒是同意老总的意见,恩来啊,你让一步吧!许光达同志留在军队里更好!”您瞧,这毛主席一句话,许光达就留在军队了。
其实啊,毛主席这么决定那是有考量的。他觉得新中国的国防力量里,装甲兵得是精锐部队,得有人能挑大梁。思来想去,就觉得许光达合适。为啥呢?第一,许光达在延安的时候,写了好多军事学术论文,毛主席看了都觉得好,说他写的东西不瞎忽悠,能跟实际结合,丰富了解放区的军事理论。第二,许光达素质全面啊,黄埔军校毕业,还去苏联学习过,学的都是炮兵、坦克兵这些技术专业,这在当时的解放军将军里可不多见。所以啊,毛主席就认定他了。
1950年5月14号,毛主席亲自点将,让许光达筹建装甲兵。一个月后,许光达就当上了首任装甲兵司令员兼政委。许光达当时就跟毛主席保证,说一定把装甲兵搞好,直到去见马克思。可那时候困难重重啊,部队里的坦克大多是从国民党军队缴获的,好多都破破烂烂不能用了,而且还缺专业人才。再加上朝鲜战争爆发,装甲兵组建那是迫在眉睫。彭老总就跟许光达说,咱过去的土枪土炮该进博物馆了,得搞现代化装备,让他带个头把装甲兵搞起来。许光达没含糊,说党把这任务交给他,他后半生就交给装甲兵了。
然后许光达就从第一野战军第2兵团调了22个人,组成筹备小组,开始忙活起来。1950年9月1号,装甲兵司令部在北京成立了,这可是个新的技术兵种啊。但刚开始,啥都得许光达亲自操心,他满脑子都是坦克,回家说话都离不开这事儿。他还说,要树立终身为装甲兵建设服务的思想。
朝鲜战争越来越激烈,装甲部队的战士们都给许光达递请战书,要去前线。许光达能不想让他们去吗?可部队刚组建,装备差、技术弱啊。这时候毛主席下令了,说“参战,往娘怀里躲的崽没出息,要在战斗中建设装甲兵”。有了毛主席这话,装甲兵党委就决定,让部队3个月内掌握一年的基本训练任务,准备入朝作战。这可不容易啊,但许光达带着机关参谋人员下基层,精心制定训练计划。最后,还真就3个月派出一个团去朝鲜了,这个团在战场上发挥了大作用。
后来啊,在许光达的努力下,解放军的装甲兵部队越来越强大,还有了国产的第一代坦克。1959年国庆十周年大典,许光达陪着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坦克车队,毛主席可激动了,握着许光达的手说他功不可没,许光达那心里也是满满的自豪。
再后来到了1955年,国防部办宴会庆祝解放军建军28周年,许光达在宴会上听说毛主席要授予他大将军衔。回家后他就一直不说话,钻进书房里,家里人跟他打招呼都不理。他妻子邹静华问了好几遍,他才说,觉得自己这大将军衔受之有愧,好多并肩作战的战友都牺牲了,他这荣誉是建立在战友们的鲜血之上的。完了他就给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写了份“降衔申请书”。毛主席在中央军委会议上,拿着他的申请书就说:“五百年前,大将徐达,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五百年后,大将许光达,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但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没批准他的申请,还是授予了他大将军衔。许光达没办法,就又打报告,要求行政级别降一级,毛主席最后同意了。所以啊,开国十大将军里,就许光达的行政级别是5级,其他将军都是4级。
可惜啊,1969年6月3号,许光达将军就逝世了,才61岁。周总理知道后可难过了,赶紧告诉毛主席,毛主席都不敢相信,愣了好久。许光达将军逝世后,他妻子整理遗物,发现他在《毛泽东选集》扉页上写了首诗:“百战沙场驱虎豹,万苦千辛胆未寒。只为人民谋解放,粉身碎骨若等闲。”您说,这诗可不就是他一生的写照吗?
咱说许光达将军这一生,那真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啊。他搞装甲兵,让咱解放军有了强大的装甲力量,这对国防多重要啊。他还几次让衔,这觉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您说,像许光达将军这样的人物,是不是值得咱们永远铭记和学习?大家对许光达将军还有啥了解的,也可以在评论区说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