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您看这张照片!"
刘阳满脸兴奋地冲进家门,手机屏幕上是一张退伍留念照。
他穿着笔挺军装,与一位英气逼人的女团长并肩而立。
"这是我们宋团长,特种部队的'铁娘子'!能跟她合影的人可不多……"
话音未落,"啪"的一声脆响。
林玉珍手中的茶杯重重砸在地上,整个人如遭雷击般僵立当场。
刘阳愣在原地,完全摸不着头脑。一张普通的退伍合影,为什么会让向来温和的母亲如此失态?
他不知道的是,这张照片背后隐藏着一个被埋藏了二十多年的惊天秘密……
01
刘阳从小就感觉,他的妈妈林玉珍心里藏着一个"影子"。
家里偶尔会翻出一些妈妈年轻时的旧物,比如一本笔记,里面会提到一个叫"月月"的女孩,但当他问起,"月月"是谁时,妈妈的脸色会立刻沉下来,要么说他记错了,要么就呵斥他别乱翻东西。
爸爸刘建国也对此讳莫如深,只叹气说那都是"陈年旧事"。
他一度以为,这个"月月"是不是爸爸的"前女友",才让妈妈这么忌讳。
这个名字,成了他们家一个心照不宣的禁区。
刘阳小时候最喜欢听外公讲军旅故事。
外公是一名老军人,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荣获过军功章。
每当外公讲起战场上的惊心动魄,刘阳总是听得入迷。
"等你长大了,也去当兵,为国家建功立业!"
外公总是这样对他说。
而妈妈每次听到这些话,都会悄悄走开,眼里流露出说不清的复杂情绪。
刘阳十六岁那年,外公病重住院。
在病床上,外公拉着妈妈的手,说着一些刘阳听不懂的话。
"小珍,对不起...我错了...不该那么固执..."
外公的声音很虚弱。
"爸,您别这么说。"
妈妈抹着泪,"是我不对,我不该..."
"不,错的是我...我才是那个罪人..."外公喃喃道,眼神已经有些涣散。
妈妈哭得瘫倒在地,嘴里一直说:"爸,是我错了,是我的错!"
当时的刘阳以为,外公是在为年轻时对妈妈过于严厉而忏悔。
直到多年后,他才明白那番临终对话的真正含义。
外公去世后,家里的气氛更加凝重。
妈妈变得更加沉默,有时会一个人对着外公的遗像发呆,眼里满是说不清的悲伤。
而每当刘阳提起想要参军的想法,妈妈总是强烈反对。
"当兵太苦了,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妈妈总是这样劝阻他,"你就好好读书,将来找个安稳工作,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就好。"
但刘阳心中的军人梦从未熄灭。
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实现外公的期望,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
高中毕业那年,刘阳瞒着家人报了征兵体检。
当体检通过的消息传来,他才鼓起勇气告诉父母。
"什么?你已经报名参军了?"
林玉珍听到消息后,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妈,我想实现外公的心愿。"
刘阳坚定地说。
"不行!绝对不行!"
林玉珍激动地站起来,"你还小,不懂军营的苦。你爸,你去劝劝他!"
刘建国沉默了一会儿,看了看妻子,又看了看儿子:"阳阳,参军是好事,但妈妈担心你吃苦..."
"我不怕吃苦!"
刘阳坚定地说,"外公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我能当兵。现在我有这个机会,为什么不能去?"
"你外公他..."
林玉珍欲言又止,眼中闪过一丝痛苦,"算了,你既然主意已定,我也不拦你。但答应我,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有什么困难立刻给家里打电话。"
就这样,刘阳如愿以偿地踏上了从军之路。
他被分配到了一支特种部队,开始了艰苦的训练生活。
刘阳第一次见到宋月团长是在新兵集训第三周。
那天,他们正在进行障碍训练,突然听到有人喊"立正"。
整个训练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笔直地站好。
一个身材修长的女军官大步走来,身姿挺拔,眼神锐利。
她穿着笔挺的军装,黑发束成一个干练的马尾,面容清冷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宋团长!"
教官高声报告。
刘阳心头一震。
这就是传说中的"铁血玫瑰"宋月团长?
他偷偷打量着她,只见她眉宇间透着一股刚毅,嘴角却始终紧抿,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宋团长视察了训练场,对教官说了几句话,然后走到新兵面前。
她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锐利如刀。
当她的视线落在刘阳身上时,似乎停顿了一瞬,随即又移开。
"你叫什么名字?"
她突然问道。
"报告团长,我叫刘阳!"
刘阳声音洪亮地回答。
"刘阳..."
宋团长念了一遍他的名字,语气有些微妙,但很快恢复了平静,"你是哪里人?"
"报告团长,我是安徽合肥人!"
宋团长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随即恢复了冷峻:"好好训练,部队不是家,但比家更重要。"
说完,她转身离去,留下一群新兵面面相觑。
02
"你小子运气不错啊,"
一个战友凑过来小声说,"宋团长难得会主动问新兵的名字。"
刘阳也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但并没有多想。
他当时不会知道,这次短暂的相遇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在部队的日子异常艰苦,但刘阳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
宋月团长在部队中威信极高,她以铁血手腕著称,是部队里行走的"传说"。
她似乎没有任何私人生活,仿佛天生就是为了军营而生。
战士们私下里都对宋团长充满好奇。
据说她入伍已经二十多年,从来没有回过家,也没有任何亲人来探望过她。
有传言说她曾经单枪匹马执行过极其危险的任务,立下过赫赫战功,但她本人从不提及这些。
"宋团长好像没有过去,她就是从军营里长出来的。"
战友们常这样开玩笑。
刘阳在训练中表现出色,逐渐赢得了教官和战友的认可。
有一次,他甚至被选中参加一项特殊任务的训练。
那天深夜,紧急集合哨声骤然响起。
刘阳和战友们迅速穿好装备,在操场上集合。
宋团长匆忙赶来,开始布置任务。
就在这时,刘阳注意到一个细节——宋团长胸前的口袋里掉出了什么东西。
她闪电般地弯腰捡起,但刘阳眼疾手快,瞥见那是一个用子弹壳手工做成的、非常老旧的挂坠。
宋团长察觉到了刘阳的目光,眼神瞬间变得像刀子一样锋利。
那是刘阳第一次在她眼中看到"守护"和"警告"的复杂情绪。
"刘阳,任务重点没听清楚吗?"
宋团长冷声问道。
"报告团长,听清楚了!"
刘阳立刻挺直腰背。
"那就专心点,走神可能会要命。"
宋团长的语气不容置疑。
从那以后,刘阳偶尔会注意到宋团长的那个挂坠。
她从不摘下它,即使洗澡时也会小心地挂在浴室外。
那挂坠对她来说,显然比她的命还重要。
刘阳服役的两年间,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士。
虽然宋团长对所有人都很严格,但她似乎对刘阳格外关注。
有时,刘阳会感觉宋团长在偷偷观察他,但每次他回头,她都已经转开了视线。
有一次训练中,刘阳不慎扭伤了脚踝。
宋团长亲自送他去医务室,路上难得地和他聊起了家常。
"你父母都还好吗?"
她突然问道,语气中有一丝刻意的随意。
"报告团长,都挺好的。我妈身体不太好,有些心脏问题,但不严重。"
刘阳如实回答。
宋团长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担忧,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你妈妈...叫什么名字?"
"林玉珍。"
刘阳有些疑惑地回答,不明白团长为何会对他家人感兴趣。
"林玉珍..."
宋团长低声重复了一遍,声音中带着一丝说不清的情绪,"她...还好吗?"
"团长认识我妈?"
刘阳惊讶地问。
宋团长似乎意识到自己说得太多,立刻恢复了冷峻的表情:"不认识,只是随口问问。军人要心系家国,但不能牵挂家人,影响训练。"
尽管宋团长否认,但刘阳心里却埋下了一个疑问的种子。
团长为什么会对他的家庭情况感兴趣?
她和自己的家人之间,是否有什么联系?
转眼间,刘阳的服役期即将结束。
退伍前的最后一周,连队为即将离开的战士们举行了简单的欢送会。
宋团长难得出席,并亲自为每位退伍军人颁发了荣誉证书。
当刘阳上前领取证书时,他鼓起勇气问道:"团长,能和您合张影吗?作为纪念。"
宋团长略显诧异,但还是点了点头:"可以。"
战友帮他们拍了照。
照片中,刘阳穿着笔挺的军装站在宋团长身边,两人都面带微笑。
这是刘阳第一次看到宋团长真心的笑容,温暖而亲切,与平日里的冷峻形象截然不同。
"谢谢团长这两年的教导。"
刘阳真诚地说。
"好好照顾自己,也照顾好你的家人。"
宋团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中有一丝刘阳从未听过的柔和。
刘阳再次感到困惑,但没有多问。
他知道,宋团长不是一个喜欢解释的人。
临行前一天,刘阳收拾行李时,意外在床铺下发现了一个小巧的纸盒。
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个用子弹壳做成的挂坠,和宋团长胸前佩戴的那个极为相似,只是看起来新得多。
纸盒里还有一张字条:"带上它,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刘阳惊讶地看着这份意料之外的礼物。
他小心地将挂坠戴在脖子上,藏在衣服里。
这个挂坠对宋团长来说一定有特殊的意义,而她却将一个相同的挂坠送给了他。
这一切,让刘阳更加确信宋团长与他的家庭之间一定有某种联系。
03
第二天,刘阳踏上了回家的火车。
两年的军旅生活,让他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他期待着与家人重聚,也期待着解开心中的谜团。
火车到站,刘阳背着行李走出站台。
远远地,他看到父母站在接站口,妈妈不停地张望,一脸焦急;爸爸则稳重地站在一旁,目光在人群中搜寻。
"妈!爸!"
刘阳大声喊道,快步走上前。
林玉珍一把抱住儿子,上下打量:"瘦了没?受伤了没?饿不饿?"
刘建国拍拍儿子的肩膀:"小伙子,有军人的样子了!"
一家三口说说笑笑地回到家。
林玉珍早已准备好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都是刘阳爱吃的。
饭桌上,刘阳滔滔不绝地讲述着部队里的趣事和训练经历,但他注意到妈妈的笑容中似乎带着一丝勉强。
"对了,妈,爸,给你们看个宝贝!"
饭后,刘阳兴冲冲地拿出手机,打开相册。
"这是我和我们团长的合影,她可是全军闻名的'铁血玫瑰'!"
"妈,您看,这是我和宋团长的合影!"刘阳将手机递到母亲面前。
林玉珍接过手机,笑容还挂在脸上,却在看清照片的一瞬间如遭雷击...
她的身体猛地一颤,手中的茶杯失控般砸在地上,碎片四溅。
"妈?您怎么了?"
刘阳吓了一跳,连忙俯身查看。
林玉珍死死盯着照片中那个英姿飒爽的女军官,嘴唇颤抖着,面色苍白如纸。
"这...这是你们团长?"
她的声音嘶啞得幾乎不像她自己,"叫...叫什麼名字?"
"宋月,大家都叫她宋团长。怎么了,妈?您认识她?"
林玉珍猛地站起身,手中的手机啪一声掉在地上。
她跌跌撞撞地冲进卧室,重重关上门。
屋内传来压抑的啜泣声。
刘阳愣在原地,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他弯腰捡起手机,再次看向那张照片,心中满是困惑。
刘建国叹了口气,走过来拍拍儿子的肩膀:"你先坐一会儿,我去看看你妈。"
他走进卧室,关上门。
刘阳站在门外,隐约听到父母的对话声,但听不清具体内容。
只能感觉到,妈妈似乎在激动地说着什么,而爸爸的声音则平静而安抚。
大约半小时后,卧室门打开了。
林玉珍走出来,眼睛红肿,但表情已经平静下来。
刘建国跟在她身后,神情严肃。
林玉珍坐到沙发上,示意刘阳也坐下:"阳阳,妈有话要对你说。"
刘阳紧张地坐下,不知道接下来会听到什么。
"宋月...宋团长..."
林玉珍的声音有些颤抖,"她...她是我妹妹。"
刘阳震惊地睁大眼睛:"什么?宋团长是我小姨?"
林玉珍点点头,眼中含泪:"是的,我们已经二十多年没见过面了。"
刘阳震惊不已,完全没想到宋团长竟然是自己的亲小姨。
"可是,你们的姓氏不同啊?"
刘阳困惑地问。
林玉珍深吸一口气:"她原本姓林,和我一样。她...改姓了。"
刘建国轻轻握住妻子的手,给她力量:"阳阳,你妈妈和你小姨之间有一段复杂的往事。现在,是时候让你知道真相了。"
林玉珍起身走向卧室,片刻后回来,手里拿着一个锁着的小木盒。
她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里面只有一张泛黄的信纸。
"这是你小姨离家前留下的信,"
林玉珍将信递给刘阳,"你读吧。"
刘阳接过信,小心翼翼地展开。
信上的字迹娟秀却有力: "姐,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已经走了。别找我,这是我自己的选择。爸的期望,我替你扛。我会成为他想要的那种人,而你,好好过你想要的生活。不要为我担心,也不要试图联系我。这是我们各自的路,我已经决定了。珍重。——月月"
信的落款是"月月",旁边还画了一个小月亮。
刘阳读完信,心中百感交集。
他抬头看向母亲:"'月月'就是小姨的小名?"
林玉珍点点头,眼中含泪:"是啊,她出生那天,月亮特别亮,爸爸就给她取了这个小名。"
刘阳恍然大悟:"所以,团长那个子弹壳挂坠上刻的是一个'月'字?"
林玉珍惊讶地看着儿子:"你看到了她的挂坠?"
"嗯,她一直戴着它,从不离身。"
04
刘阳回想道,"有一次紧急集合,挂坠从她口袋里掉出来,我瞥见了一眼。那个挂坠看起来很旧了,但她非常珍视它。"
林玉珍的眼泪夺眶而出:"那是我们小时候一起做的。两个一模一样的挂坠,一人一个,代表姐妹情深。没想到,她还留着..."
刘阳想起了什么,从衣领里掏出了宋团长临行前送给他的那个挂坠:"小姨临走前送给我这个,和她的一模一样。"
林玉珍接过挂坠,手指轻轻抚摸着,眼泪滴落在上面:"这是她的心意...她认出了你...她知道你是我儿子..."
刘阳还有很多疑问:"妈,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小姨会离家出走?为什么你们二十多年都没有联系?"
林玉珍擦干眼泪,深吸一口气:"是该让你知道真相了。"
林玉珍开始讲述那段尘封多年的往事。
"你外公是军人出身,在军队里有很高的威望。他一直希望他的后代也能成为军人,光耀门楣。我和你小姨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训练,外公要求我们跑步、爬山、学习格斗...他期望我们长大后都能参军入伍。"
"你小姨比我小三岁,从小就特别崇拜外公,梦想着成为一名军人。而我...我性格更柔软,不太适应那种严格的生活。"
林玉珍看了丈夫一眼,嘴角露出一丝苦涩的微笑:"后来我上大学时认识了你爸,我们相爱了。毕业后,你爸向我求婚,我答应了。但这意味着我无法实现外公的期望,无法去当兵。"
"外公知道后,勃然大怒,骂我是'叛徒',说我辜负了他多年的栽培。我和外公大吵一架,最后带着你爸离开了家。"
"那时,你小姨刚上大学。外公把所有的期望都转移到了她身上,对她的要求更加严格。我离开后,时常给小姨打电话,她总是说一切都好,让我放心。但有一次,我回家探望,意外发现外公对她实在太过严厉,她已经瘦得不成样子,眼中全是疲惫和痛苦。"
"我心疼她,就偷偷劝她,不必为了外公的期望委屈自己,应该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谁知,她竟然误会了我的意思,以为我是在炫耀自己的幸福生活,在嘲笑她的窘境。"
"我们姐妹为此大吵一架。我气冲冲地离开了家,想着等我们都冷静下来再联系。谁知,第二天她就留下这封信,人就不见了。后来才知道,她去参军了,还改了姓,叫宋月。"
"我尝试过联系她,但她就像人间蒸发一样,彻底断绝了与家里的联系。外公急得病倒了,多次住院。他后悔自己太过严厉,逼走了小女儿。而我...我这个当姐姐的,也因为那点可笑的自尊,二十年没有去找过她......"
林玉珍的声音哽咽了:"你外公到死都在后悔,他不是气我,是气他自己当年的固执,逼走了自己的小女儿......而我,我也内疚了二十多年,我才是那个罪人......"
刘阳听完母亲的讲述,心中五味杂陈。
他想起了宋团长平日里的冷峻和严厉,想起了她那个珍视的挂坠,想起了她对自己的特别关注...一切都有了解释。
"妈,宋团...小姨她,其实一直都很关心您。"
刘阳轻声说,"她多次向我打听您的情况,问您过得好不好,身体怎么样...只是她不愿意直接表明身份。"
林玉珍的眼泪再次涌出:"她还记得我...还惦记着家..."
刘建国拍了拍妻子的肩膀:"你看,冤家宜解不宜结。这么多年了,是时候放下过去的恩怨了。"
林玉珍点点头,擦干眼泪:"你说得对...只是,我不知道她是否愿意原谅我..."
刘阳握住母亲的手:"妈,其实小姨已经向您伸出了橄榄枝。"
"什么意思?"
林玉珍疑惑地看着儿子。
"她送我这个挂坠,不就是在传递一个信息吗?"
刘阳解释道,"她还特意嘱咐我要照顾好您。她心里,一直都装着这个家,装着您。"
林玉珍看着手中的挂坠,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你说得对...也许,是时候结束这场误会了..."
第二天一早,林玉珍就开始准备。
她拿出珍藏多年的照片和纪念品,还有那个与宋月相配的挂坠。
一家人商量着如何与宋月重新建立联系。
"我打电话问问部队吧,"
刘阳建议,"看能不能联系上小姨。"
05
可就在他们计划的时候,门铃响了。
刘阳去开门,门外站着一个身穿便装的女人,黑发挽成一个简单的发髻,眼神依然锐利,但少了几分军人的冷峻。
"团长?"
刘阳惊讶地叫出声。
宋月微微点头:"不在部队,不用叫我团长。"
她顿了顿,"你妈妈在家吗?"
刘阳连忙让开路:"在,在家。妈,有人找您!"
林玉珍从厨房走出来,看到站在门口的宋月,整个人僵在原地。
两个女人隔着客厅对望,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
"月月..."
林玉珍的声音颤抖着,眼泪瞬间涌出。
"姐..."
宋月的声音同样充满了情感,眼中闪烁着泪光。
林玉珍冲上前,紧紧抱住妹妹,泪如雨下:"对不起,对不起...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找你...一直在后悔那天的争吵..."
宋月也紧紧回抱住姐姐,眼泪无声地滑落:"姐,是我不懂事,是我太任性...我以为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
两姐妹相拥而泣,二十多年的隔阂和误会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刘阳和父亲悄悄退到一旁,给她们留出空间。
刘建国低声对儿子说:"你小姨和你妈,性格其实很像,都是倔脾气,认准的事就不回头。只是表现方式不同罢了。"
过了好一会儿,两姐妹才分开。
林玉珍拉着妹妹的手,将她引到沙发上坐下。
"你怎么知道我住在这里?"
林玉珍好奇地问。
宋月看了刘阳一眼:"我一直都知道。当年虽然决定断绝联系,但我还是偷偷关注着你们。尤其是..."
她停顿了一下,"尤其是知道爸走了以后。"
林玉珍理解地点点头:"爸临终前一直念叨着你,说他对不起你,是他的固执伤害了你。"
"我知道,"
宋月轻声说,"我那天...其实去医院了。"
"什么?"
林玉珍惊讶地瞪大眼睛。
"我站在病房外,看到你们都在里面。我...不敢进去。"
宋月的声音中充满了痛苦,"我怕爸看到我会更难过,也怕...怕你们不愿意见到我。"
林玉珍紧握住妹妹的手:"傻丫头,我们怎么会不愿意见你?我们一直在找你,一直在等你回家..."
宋月低下头:"我以为你们恨我...恨我不辞而别,恨我断绝联系..."
"我们从来没有恨过你,"
林玉珍柔声说,"我们只是担心你,思念你。"
宋月抬起头,眼中满是复杂的情感:"我这次来,是因为看到阳阳的照片,知道他要退伍了。我想,也许...是时候结束这场自我放逐了。"
林玉珍抹去眼泪,微笑着点头:"是的,是时候了。我们都错过了太多...不该再错过更多。"
她转向儿子:"阳阳,谢谢你,是你把我们连接在一起的。"
刘阳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其实我什么都没做,只是和小姨合了张影..."
宋月走到刘阳面前,少有地露出了温暖的笑容:"不,你做了很多。你让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家的温暖。你比你想象的要重要得多。"
她取下脖子上那个旧旧的子弹壳挂坠,递给林玉珍:"姐,还记得这个吗?我一直戴着它,它提醒我,无论走多远,我还有一个家,有一个姐姐在等我。"
林玉珍接过挂坠,又从口袋里掏出自己珍藏多年的那个,两个几乎一模一样的挂坠再次相遇,就像这对失散多年的姐妹。
"一人一个,永远不分开。"
林玉珍轻声重复着当年的约定。
"永远不分开。"
宋月跟着说道,眼中满是坚定。
当天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
宋月讲述了她这些年的经历,如何从一个懵懂少女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人,如何一步步晋升到团长的位置。
她也坦白了自己对刘阳的特别关注。
"当我看到你的档案,看到你姓刘,来自合肥,我就猜到了你的身份。"
宋月对刘阳说,"我一开始不确定,所以特意找机会问了你父母的名字。当你说你妈叫林玉珍时,我就完全确定了。"
"所以您才会对我特别关注?"
刘阳恍然大悟。
宋月点点头:"是的,我想通过你了解你妈妈的情况,但又不敢直接相认。我怕...怕你妈妈还在恨我。"
林玉珍握住妹妹的手:"我从来没有恨过你,只恨自己当初不够理解你。"
宋月微笑着看向刘阳:"看到你在部队的表现,我真的很骄傲。你有你外公的坚韧,也有你妈妈的温暖。你是我们家的骄傲。"
刘阳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谢谢小姨。"
06
"对了,"
宋月突然想起什么,转向姐姐,"我这次来,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
"什么好消息?"
林玉-珍好奇地问。
"我申请调到合肥的军区了,"
宋月笑着说,"以后我们可以经常见面了。"
林玉珍惊喜地捂住嘴:"真的吗?那太好了!"
"是真的,"
宋月点点头,"我已经孤独太久了,是时候回到家人身边了。"
林玉珍眼中含泪,紧握住妹妹的手:"欢迎回家,月月。"
宋月也回握住姐姐的手,眼中同样闪烁着泪光:"我回来了,姐姐。"
那晚,姐妹俩聊了很久,分享着这二十多年来各自的生活和经历,弥补着失去的时光。
刘阳和父亲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偶尔插上几句话。
看着重逢的姨妈和母亲,刘阳的心中充满了温暖。
他想起了那张引发这一切的合影,想起了宋团长送给他的挂坠,想起了外公临终前的忏悔...所有的碎片终于拼凑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家族故事。
那张简单的合影,不仅仅是他军旅生涯的纪念,更是连接起两代人、弥合家族伤痕的桥梁。
因为它,一个四分五裂的家庭重新团圆;因为它,二十多年的误会和隔阂终于消融。
第二天一早,刘阳起床时,发现宋月已经在院子里练拳。
她的动作干净利落,充满了军人的气质。
阳光洒在她的身上,给她增添了一层柔和的光晕。
"小姨。"
刘阳走到院子里,轻声打招呼。
宋月停下动作,转身微笑:"起这么早?"
"习惯了。"
刘阳笑着说,"在部队养成的习惯,一时改不掉。"
宋月满意地点点头:"好习惯不用改。对了,阳阳,你退伍后有什么打算?"
"我想考警校,"
刘阳认真地说,"继续为保卫国家和人民安全做贡献。"
宋月的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好选择。你外公知道一定会很骄傲的。"
"我希望能实现他的心愿,也实现自己的价值。"
刘阳说,"不过,我最感谢的是您,宋团...小姨。如果不是您的严格训练,我不会成长得这么快。"
宋月微微一笑:"你是个好苗子,我只是稍微指点了一下。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你能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忘初心。"
"我会的。"
刘阳郑重地点头。
林玉珍从屋里走出来,看到他们俩在院子里聊天,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你们聊什么呢?这么开心。"
"在聊阳阳的未来规划。"
宋月说,"你儿子要去考警校了,继续为国家做贡献。"
林玉珍先是一愣,随即露出了理解的微笑:"这是他的选择,我支持。"
她看向儿子,"阳阳,无论你选择什么路,妈妈都会支持你。"
刘阳感动地点点头:"谢谢妈。"
"好了,都别站在院子里了,进来吃早饭吧。"
林玉珍招呼道,"我做了包子,月月最爱吃的韭菜馅的。"
"你还记得?"
宋月惊讶地问。
林玉珍微笑着点头:"当然记得,你从小就爱吃这个。"
姐妹俩相视一笑,一起走进屋内。
刘阳跟在她们身后,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希望。
他知道,这个家终于完整了。
那个曾经被禁忌的名字"月月",那个隐藏在母亲心底的"影子",那个外公临终前的忏悔...所有的谜团都得到了解答。
而这一切,都源于那张简单的合影,那个意料之外的缘分。
有些相遇,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有些连接,看似断裂,实则从未真正分开。
正如那对子弹壳挂坠,虽然分离多年,但终将重聚,见证一个家庭的痊愈和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