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朋友,刚从大学毕业就跟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去了非洲肯尼亚工作。
出发前,她满怀理想主义色彩,觉得自己要去"拯救世界",朋友圈里天天转发各种公益组织的宣传片——草原、夕阳、孩子们灿烂的笑容。
结果半年后,她变了。
电话里哭着跟我说:"你知道吗?我以为最痛苦的是看到孩子们缺吃少穿,但更痛苦的是,你明明知道问题在哪里,却根本无力改变。"
她跟我说的那句话,至今让我印象深刻:"非洲不是缺同情,而是缺希望。"
01. 你看到的非洲风光,背后是一种系统性贫困
很多人对非洲的印象,要么是BBC纪录片里的壮美草原,要么是公益广告里需要捐款的可怜孩子。
但真实的非洲,是一种让人窒息的"系统性贫困"。
不是说今天穷明天就能富,而是贫困已经渗透到社会运转的每一个环节。
在非洲,每3个人中就有1个人没有电力,也就是说,非洲无电人口大约有6.21亿人。你能想象吗?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陆,竟然有超过一半的人连基本的电力供应都没有。
在尼日利亚这个非洲第一大经济体,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电网建设不健全,2024年一年内电网崩溃了9次,11月5日那次,全国发电量直接降至0MW。
你说这是技术问题?制度问题?还是发展阶段问题?
答案是:全都是。
02. 非洲的医疗现状:生死由天,不由人
医疗条件更是惨不忍睹。
2022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新生儿死亡率位居世界最高,每千例活产死亡27例。什么概念?就是说,每生1000个孩子,就有27个在出生后28天内死掉。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出生后第一个月内的死亡风险比死亡率最低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高出11倍。
我朋友在肯尼亚见过一个母亲,怀着孩子走了三天路才到最近的诊所,结果到了发现医生不在,药品没有,设备坏了。
最后,孩子没保住,母亲也差点没命。
这不是个例,而是常态。
很多非洲国家的乡村地区,方圆几百公里才有一家像样的医院。即使到了城市,公立医院设备陈旧,私立医院价格昂贵,普通人根本负担不起。
03. 教育?那是有钱人的奢侈品
教育资源同样稀缺得要命。
虽然小学入学率上升至84%,但能读完小学的比例就急剧下降,更别提中学和大学了。
很多孩子七八岁就得开始干活养家,女孩子更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每3个女孩中就有1个在18岁之前结婚。
我朋友遇到过一个13岁的女孩,聪明得不得了,数学题一学就会,但她父母坚持让她嫁给隔壁村的老男人,理由是"可以换来一头牛和一些钱"。
她哭着问我朋友:"为什么我是女孩?"
那一刻,我朋友说她恨不得把那个女孩直接带走,但她不能,因为这涉及当地的法律、文化、经济——一整套复杂的社会结构。
04. 最可怕的是:贫困的"代际传承"
最让人绝望的,不是一时的贫穷,而是贫困的"代际传承"。
爷爷穷,爸爸也穷,儿子还是穷。
全球贫困人口中有近60%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上升。
为什么?
因为当一个社会的基础设施、教育体系、医疗保障全都跟不上的时候,个人再努力也很难突破这个"贫困陷阱"。
你生在那里,就意味着:
- 从小营养不良,智力发育受影响
- 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不具备基本技能
- 成年后只能从事最低端的体力劳动
- 赚的钱勉强糊口,根本无力投资下一代
这就是一个死循环,非常残酷,但非常现实。
05. 非洲人的"乐观":是坚韧,也是无奈
很多人说,非洲人很乐观,总是在笑。
是的,他们确实在笑,但我朋友告诉我,那种笑容背后,更多的是一种"认命式的坚韧"。
她见过一个母亲,刚刚失去了第三个孩子,但还在安慰别人:"上帝会保佑我们的。"
她见过一个年轻人,明明很聪明很努力,但因为买不起学费,只能在街头卖水果,每天挣两美元。他依然每天对顾客笑着说:"今天是美好的一天。"
这不是真正的乐观,这是在绝望中寻找继续活下去的理由。
06. 援助?杯水车薪,而且有时候适得其反
很多人觉得,只要多一些国际援助,非洲就能好起来。
但现实是,援助往往治标不治本,有时候甚至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我朋友参与过一个联合国的饮水项目,花了几百万美元在一个村子里建了口深井。
结果呢?井建好了,但没人懂维修,坏了就坏了。而且因为有了"免费的水",当地人反而不再自己想办法解决水源问题。
更要命的是,一些援助物资被当地权贵截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根本拿不到。
07. 为什么说非洲是"被诅咒的大陆"?
非洲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自然资源——石油、黄金、钻石、稀土……
但恰恰是这些资源,成了非洲的"诅咒"。
资源越丰富的国家,政府越腐败,人民越贫穷。
为什么?因为当权者可以通过卖资源轻松赚钱,就不需要发展制造业,不需要投资教育,不需要建设基础设施。
反正有石油有矿产,能养活统治阶层就够了,至于老百姓?那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
08. 中国人在非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很多中国企业和个人去非洲发展,有成功的,但更多的是血泪教训。
我朋友的同事,一个中国工程师,在刚果修路,结果遇到当地武装冲突,项目停了两年,最后只能撤回来。
另一个做贸易的朋友,在尼日利亚被骗了几十万美元,当地的"合作伙伴"直接人间蒸发。
不是非洲人不好,而是那里的游戏规则跟我们不一样。
在很多非洲国家,"关系"比"合同"重要,"现金"比"承诺"管用,"今天"比"明天"重要。
你得学会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生存,这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09. 非洲旅游tips:如果你要去的话
如果你真的要去非洲旅游或者工作,记住几点:
- 安全第一:选择相对稳定的国家,比如南非、肯尼亚、摩洛哥
- 疫苗必备:黄热病、疟疾、霍乱,该打的疫苗一个都不能少
- 现金为王:信用卡在很多地方用不了,美元比当地货币好使
- 保险要买:医疗险、意外险,买最好的
- 心理准备:做好看到贫困、疾病、不公的心理准备
10. 非洲的未来:希望渺茫,但不是没有
说了这么多,我不是想"黑"非洲,而是想说出真相。
非洲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计将从2022年的3.8%反弹至2023年的4%,从数据上看还不错。
但问题是,这种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资源出口,而不是产业升级。
真正的改变,需要:
-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
- 有效的政府治理
- 普及的基础教育
- 可持续的产业发展
这些都需要时间,很长很长的时间。
写在最后:
我朋友在非洲待了两年,最后还是回国了。
不是因为怕苦怕累,而是因为她发现,个人的善意在系统性的贫困面前,显得如此渺小。
她说:"我终于明白,贫穷不是缺钱那么简单,而是缺少改变贫穷的能力。"
非洲需要的不是同情,不是怜悯,不是一时的援助。
非洲需要的是时间、制度、教育,以及一个公平的发展机会。
话很扎心,但这就是现实。
如果你真的关心非洲,那就关心这些根本性的问题,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感动或愤怒上。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