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你个问题,你有没有发现最近这几年,美国和以色列在对伊朗的态度上,怎么突然变得这么用力过猛?
以前那点精准打击,现在变成了一波接一波的导弹、无人机、暗杀,还有那几乎不带喘气的制裁节奏。我看了一圈公开资料,突然有点明白他们在怕什么。
先说第一个层面,伊朗国内的政治生态,已经被他们硬生生打碎了。
以前伊朗内部怎么分派?其实很清晰。对美强硬派和亲美派。什么叫亲美派?说白了,就是那种只要美国稍微眨个眼、丢个橄榄枝,就能屁颠颠凑上去、甚至跪舔的人。这种局面,对美国来说,是最舒服的。
但现在呢?
以色列在过去几年里,通过一次次斩首行动,把伊朗境内能称得上有影响力的军方、核科学家干掉一大批。这本来是想震慑,结果反过来让伊朗国内的政治土壤发生了质变。
我翻了下伊朗2023年底和2024年初的一些民调,超过68%的伊朗民众,对美国的好感度是负数。反美情绪比2010年代高了两个台阶。伊朗强硬派的声音越来越大,就连原本立场比较温和的外交系官员,现在讲话的语气也在肉眼可见地硬。
这种情绪转变背后,其实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以前的亲美派手里还有点核筹码,还能在谈判桌上做点交易。现在核设施被炸、军方骨干死伤一片,亲美派直接断了底牌,想亲也亲不动了。
你要是个伊朗政客,你也得考虑民众怎么看你。
再看第二个层面,以色列这场对伊朗的长期骚扰战,其实已经在战略上犯了个大错。
我查了下,伊朗2023年的钢铁产量是3150万吨。而以色列呢?只有不到30万吨。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以色列根本没有资格打持久战。
以色列这么多年在中东玩的都是短促突击。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靠的是美国源源不断的后勤和情报支持。可伊朗在遭袭后反而加快了导弹生产线布局。我看了一份2024年第一季度的伊朗国防报告,他们的新一代短程弹道导弹产能同比翻了一倍。
4月那波,伊朗短短12天就发射了超过200枚导弹,这是公开数据,不算被拦截和未命中的。
更麻烦的是,以色列现在的工业体量,根本撑不起高强度拦截作战。美国援助的拦截系统弹药数量,本来就有限。美国军方自己都公开说,现役铁穹和戴维斯投石机弹药库存,最多撑几周。
还有一个数据,我查到的:以色列2024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速直接从前一季度的3.2%掉到了0.8%。理由写得很委婉,什么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可实际原因,就是战争和持续警戒,干掉了消费和工业生产。
第三个层面,美国这次为什么不敢像1999年炸南联盟那样直接出动几百架飞机轰伊朗?
核心问题就一句话:美军没余粮了。
西太平洋的局势已经够美国头疼。五角大楼最近自己都发了报告,说美军现在的常态部署压力接近冷战以来最高水平。空军那几架B2,是真没几架能用。前段时间还出了个小事故,直接瘫痪了两架。
东亚这边,一天到晚盯着解放军动态,根本不敢随便抽调兵力。欧洲那边更别提,北约内部还在吵乌克兰的弹药拨款问题。
前几天胡塞武装用无人机干扰红海航运,美国那边派了两艘驱逐舰过去,结果半个月内损失了超过20枚拦截导弹。美国防部在公开听证会上说得很清楚:如果照这个消耗速度,美军的战区弹药储备撑不过90天。
这就是现实。
现在美国海军是一锅粥,航母编队到处救火。能用的头等舱战机飞行小时数也在直线下降。
以色列更别提,全国面积只有两万多平方公里,基本全靠几个大城市撑着经济命脉。
如果伊朗真下决心打一场60天以上的导弹战,以色列能不能挺住?我看了下以色列财政部2024年3月的一份经济预警报告,上面写着:如果战争态势持续30天以上,以色列GDP季度损失将在4%到6%区间。
我昨天还特地找了几个做地缘分析的朋友聊了下,几个人的态度出奇一致:以色列现在的战略选项,其实非常有限。
美国能不能再次补弹?短期内有可能。但问题是,再下一轮导弹战,美国有没有耐心、以色列还有没有资本去撑?
我现在更好奇的是:当下一次警报响起,以色列人还愿不愿意再次全部躲进防空洞?#热问计划#